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贫居即事
作者: 陆游 〔宋代〕
米竭炊烟静,村深客屦稀。
庭除荒宿莽,篱落带斜晖。
风恶披书卷,鸥驯傍钓矶。
邻家殊耐久,相伴荷锄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贫居的乡村生活,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情感。第一句说米快吃完了,炊烟也很平静,村子的深处客人稀少。庭院杂草丛生,篱笆旁斜阳洒落。微风吹起书卷,海鸥在钓鱼的石头旁悠然而卧。邻家的生活长久而安宁,归来的时候都是一起扛着锄头。
注释:
- 米竭:米快吃完了,表示生活的困窘。
- 炊烟静:炊烟升起而静,反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屦稀:客人稀少,表明人迹罕至。
- 荒宿莽:庭院杂草丛生,形容荒凉。
- 斜晖:斜阳,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 风恶:风很恶劣,可能暗示心情不佳。
- 鸥驯:海鸥温顺,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荷锄:扛着锄头,形容农民的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陆游生活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用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生活困苦,表达了他对简单乡村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贫居即事》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陆游通过简单的日常景象,展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淡泊心态。诗的开头几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清贫的乡村生活,米快吃完、客人稀少,反映出生活的窘迫与孤独。接着,诗人又通过“庭除荒宿莽,篱落带斜晖”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尽管环境有些荒凉,却透着一丝温暖的阳光。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安然。
“风恶披书卷”,表达了一种对外界环境的不满,但紧接着“鸥驯傍钓矶”,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和谐。邻家的“荷锄归”更是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助,虽然生活艰辛,却仍有伙伴相伴。这首诗整体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米竭炊烟静:开篇即点明生活的困境与宁静的环境。
- 村深客屦稀:暗示人际关系的疏离,孤独感加深。
- 庭除荒宿莽:描绘庭院的荒凉,突显生活的艰苦。
- 篱落带斜晖:在荒凉中找到一丝温暖,象征着希望。
- 风恶披书卷:暗示外部环境的恶劣,心情的无奈。
- 鸥驯傍钓矶: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带来一丝安慰。
- 邻家殊耐久:强调人际间的温情与相伴的力量。
- 相伴荷锄归:生活的艰辛中仍有同伴,充满温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米竭炊烟静,村深客屦稀”,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生活的困窘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如“鸥驯”,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诗意。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乡村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在困境中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人际温情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米:象征生活的基本需求,反映贫困。
- 炊烟:代表家庭的温暖与宁静。
- 庭除:象征生活的状态,荒凉与无助。
- 斜晖:象征希望与温暖。
- 风:暗示外部环境的不安与内心的烦闷。
- 鸥: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安逸。
- 锄:象征农民的劳动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米竭”指的是什么?
- A. 米饭煮好
- B. 米快吃完
- C. 米田间长得很好
-
“风恶披书卷”中的“风”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厌恶
- C. 悲伤
-
诗中邻家的人做什么?
- A. 钓鱼
- B. 荷锄归
- C. 唱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描绘贫困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 王维的《终南山》: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现实,陆游更显淡泊,杜甫则多愁善感。
- 陆游的《贫居即事》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珍惜,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更多地表现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