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泰伯庙》
时间: 2025-01-04 09:1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
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
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
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
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
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
阶藓乾秋日,炉尘幂暮烟。
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
白话文翻译:
三次让位,身心归隐,不再追求名利;无数家庭的国土也因此偏离。
庙宇只称颂至德之人,乡里的人们不讳言先贤的丰功伟绩。
卜洛地区无人继承王业,归于吴国却有先人的墓田。
县官修建伏腊祭祀,乡下老人传承着流传的故事。
风土变得异域风情,云山之中人们采药。
柱子上留下龙跃的痕迹,松树下白鹤栖息的年岁。
台阶上苔藓在干燥的秋日,炉灶上的灰尘在暮烟中弥漫。
仰望先贤的遗像,肃然起敬,依然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注释:
- 三让: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次让位的故事,象征品德高尚。
- 庙唯称至德:庙宇仅称道至德之人,表现了对先贤的尊重。
- 卜洛无王业:卜洛是地名,意指这里没有王朝的统治。
- 伏腊:一种祭祀活动,通常是秋冬季节的祭祖活动。
- 龙跃:象征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状态或吉祥的标志。
- 松盖鹤栖:表示自然和谐,松树和白鹤的意象代表长寿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善述是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兴盛的时代。他的诗风典雅,常以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相结合,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
创作背景:
《谒泰伯庙》是华善述在游访泰伯庙时所作的诗。泰伯庙是为了纪念泰伯而建,泰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和让位的楷模。诗作反映了对先贤的尊敬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谒泰伯庙》以对泰伯庙的拜访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泰伯的崇敬与怀念。诗的前四句以历史为背景,提到“三让身将隐”,强调泰伯的品德与隐逸精神,表现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也折射出对当今社会追名逐利的反思。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庙宇的庄严与乡土的传承,显示出地方文化的延续与对先贤的尊重。
中间部分提到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体现出历史的变迁与家族的荣辱,也暗示了对先贤所遗留的精神财富的珍视。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风土人情的变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表现出诗人对先贤的崇敬、对故土的热爱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诗句的节奏感和意象的丰富性使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让身将隐:指泰伯三次让位,体现高尚的品德与隐逸的精神。
- 千家国亦偏:名利权力的追逐使国家和家庭的方向偏离。
- 庙唯称至德:庙宇只尊崇至德之人,重视道德。
- 乡不讳先贤:乡里人们不忌讳谈论先贤的功绩。
- 卜洛无王业:卜洛地区没有王朝的统治。
- 归吴有墓田:在吴国有先人的墓地,体现对传统的尊重。
- 县官修伏腊:地方官员修建伏腊祭祀,保持传统。
- 野老记流传:乡下老人传承着先贤的故事。
- 风土变夷后:风土变得异域,反映时代变迁。
- 云山采药前:自然的和谐美,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
- 柱痕龙跃夜:柱子上留下的龙的痕迹,象征生机与希望。
- 松盖鹤栖年:松树下白鹤的栖息,象征长寿与和谐。
- 阶藓乾秋日:秋日的干燥与台阶上的苔藓形成对比。
- 炉尘幂暮烟:炉灶上的灰尘与暮烟交融,表现生活的气息。
- 仰瞻遗像肃:对先贤的遗像肃然起敬,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 端委尚依然:对先贤的态度依然恭敬,表达出对传统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跃”比喻生机勃勃的状态。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松”、“鹤”等,象征长寿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先贤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庙:象征信仰与传统。
- 龙跃:象征活力与希望。
- 松鹤:象征长寿与和谐。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表现出自然美,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对先贤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谒泰伯庙》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三让身将隐”中的“三让”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 孔子
b) 泰伯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龙跃”象征着什么?
a) 平安
b) 生机
c) 财富
d) 权力
答案:
- c) 明代
- b) 泰伯
- b) 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谒泰伯庙》与《登高》均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自然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先贤的敬仰,而后者则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解读:
这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前者典雅含蓄,后者则直接抒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