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伊商胡越尚同图,
管蔡如何有异谟。
不念祖宗危社稷,
强于仁圣遣行诛。
白话文翻译
商、胡、越三国的文化尚且是同一个图景,管、蔡二国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规矩呢?不去思念祖宗,危害了国家社稷,竟然比仁圣的命令更为强烈地发起了惩罚。
注释
字词注释:
- 伊商:指的是商朝,古国名。
- 胡越:这里指的是胡人和越人,泛指外族。
- 管蔡:管仲和蔡氏,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个重要政治家和国家。
- 异谟:不同的规矩或原则。
- 不念:不去思念。
- 社稷:国家,代表土地和人民的安全。
- 仁圣:指的是仁政的圣君,可能指孔子等理想中的统治者。
- 遣行诛:下令惩罚。
典故解析:
- 管、蔡: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蔡氏则是其后人。两者的政治理念和治理方式在历史上有显著差异。
- 仁圣:指的是理想中的贤明君主,强调仁慈和正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古诗而闻名。其作品常常涉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在唐代,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频繁,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历史教训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代门·管蔡》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三国文化的统一性与管蔡二国的不同治理理念,深刻探讨了传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中的“伊商胡越尚同图”一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珍视,而“管蔡如何有异谟”则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诗人不仅在质疑管蔡两国的治理方针,还隐含着对当时政治的警醒,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继承中创新。
诗的最后两句“不念祖宗危社稷,强于仁圣遣行诛”,更是对现实的严厉批判,指出不尊重祖宗遗德可能导致国家的危机。这一观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暗示着对统治者德行的期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感,也具备强烈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周昙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未来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商胡越尚同图:商朝与胡族、越族的文化仍能保持一致性。
- 管蔡如何有异谟:反问为什么管、蔡二国的规矩会有如此不同。
- 不念祖宗危社稷:不去怀念祖宗的智慧,危害了国家的根基。
- 强于仁圣遣行诛:比起仁德的圣君下令惩罚的行为还要严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商、胡、越与管、蔡的对比,强调不同文化与治理理念的冲突。
- 反问:用反问句式引发思考,加深读者对治理之道的反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当时政治失误的批判,强调了传统智慧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珍视历史教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胡、越:代表古代的和谐文化。
- 管、蔡:象征着不同的政治理念与治理方式。
- 祖宗:象征着历史与传统的智慧。
- 社稷:代表国家的根本,传递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管蔡”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家?
- A. 春秋
- B. 战国
- C. 汉代
- D. 唐代
-
“不念祖宗危社稷”一句中“社稷”指的是什么?
- A. 国家
- B. 家庭
- C. 个人
- D. 朋友
-
诗人对管蔡二国的治理有何看法?
- A. 称赞
- B. 中立
- C. 批判
- D. 不屑
答案:
- A(春秋)
- A(国家)
- C(批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周昙的《三代门·管蔡》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但周昙更关注于历史教训的反思,而杜甫则通过描绘现实的凄凉,强调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三代门·管蔡》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