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1-07 09:06:09意思解释
摸鱼儿
作者: 黄侃 〔近代〕
原文展示:
正江城火云煊午。延凉仍少深树。
低帘短榻人初困,清梦湖堧风雨。
楼畔路。爱十顷田田青盖凌波去。
蝉声送暮。看辇道人经,山亭鸦集,琼岛隐深雾。
欢游地,一晌寻思已误。轻赍归计何遽。
水天试话年时事,目断夕阳红处。
情漫诉。便再到陂塘谁伴花间住。
炎蒸最苦。想水佩风裳,依然好在,输与旧鸥鹭。
白话文翻译:
在正午时分,江城上火焰般的云彩熏蒸着大地。即使有凉风,深处的树荫依然稀少。
低垂的帘子和短榻让人感到困倦,梦中似乎听到湖边风雨的声音。
楼旁的小路上,爱着那片十顷的青色田野,正如凌波微步般飘逸。
蝉声在傍晚送走了白昼。我看见辇道的行人经过,山亭上乌鸦聚集,琼岛在浓雾中隐现。
欢愉的游玩之地,一瞬间的沉思却已误了时光。轻松地带着归去的计划何时才会实现。
水天交融,讨论着这一年的时事,目光停留在夕阳的红色余晖处。
情感如潮水般诉说,是否再去陂塘,谁能陪伴我在花间停住?
炎热最为难忍,想念水边的佩风衣,依然觉得好,只是输给了往日的鸥鹭。
注释:
- 火云煊午:形容正午时分,云彩如火般热烈。
- 延凉:指延伸的凉意。
- 清梦湖堧:梦境中的湖边,堧是水边的土堤。
- 凌波:形容轻盈如水面上起伏的波纹。
- 琼岛隐深雾:华美的岛屿隐藏在浓雾中。
- 轻赍:轻松地携带,指心情轻松。
- 夕阳红处:夕阳西下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侃,字仲明,号白云,近代著名诗人和学者。他在诗歌创作上受传统文化影响,致力于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侃生活的晚清动荡时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诗中描绘的江城、田野、蝉声、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正江城火云煊午”便让人感受到一种炎热的压迫感,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凉意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对清凉避暑的向往。
在“蝉声送暮”这一句中,蝉声成为了时间流逝的象征,傍晚的到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奈。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对时事的思考以及对游玩时光的追忆也逐渐浮现,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流畅而自然,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黄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城的正午,火云翻滚,热气弥漫,展现了酷热的环境。
- 凉意虽有,但树荫稀少,让人感到无处可避。
- 低垂的帘子下,短榻上的人感到困倦,梦中似乎听见风雨声。
- 楼旁的小路,诗人爱恋着那片青色的田野,轻盈如波。
- 蝉声在傍晚传来,路过的行人和聚集的乌鸦,隐喻生活的琐碎。
- 游玩之地的欢愉瞬间,一念之间却已错过了时光。
- 讨论时事,目光停留在夕阳的余晖,暗示着对现实的感慨。
- 情感如潮,期待再次到陂塘,思念陪伴。
- 酷热令人苦恼,回忆水边的清凉,最终感叹时光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火云”比喻炙热的天气,形象生动。
- 拟人:将蝉声、夕阳赋予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命。
- 对仗:如“轻赍归计何遽”,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炎热中渴求清凉、在时间流逝中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意象分析:
- 火云:象征炎热。
- 蝉声:象征时光的流逝。
- 夕阳:代表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回忆。
- 水佩风裳:象征清凉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江水
B. 蝉声
C. 夕阳
D. 火云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疏远
B. 热爱
C. 恨恶
D. 无所谓 -
诗中的“琼岛隐深雾”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迷茫
B. 自然的美丽
C. 回忆的模糊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黄侃的《摸鱼儿》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涉及人生的短暂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黄侃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交织,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放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风格与气质,前者细腻内敛,后者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黄侃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