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作者: 杨炯 〔唐代〕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杨处士,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首先提到远道而归的雁门,暗示了杨处士的归乡之路漫长而遥远。接着提到处士年事已高,选择脱去僧袍,表示他不再做客于寺庙,而是回到自己的家。接下来,诗中描绘了绿琪树与黄槿花,象征着长久与四季的美好。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尽怨怀,想念的情感如门前斜斜流淌的水,无法止息。
注释:
- 雁门:指雁门关,位于今山西省,古代是北方交通要道。
- 袈裟:僧侣所穿的衣服,象征着出家人。
- 萧寺:指清静的寺庙,表示诗人对处士的生活选择的理解与尊重。
- 曹溪:指曹溪,南宗禅的发源地,象征着归隐的生活。
- 绿琪:一种长寿的树,象征长久的生命。
- 黄槿:四季常见的花,象征美好与繁荣。
- 桂水:指门前流淌的水,象征着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炯(650年-693年),字子寿,号少微,唐代著名诗人及文学家,曾担任多种官职,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处士准备回乡之际,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处士的选择与诗人对自由及隐逸生活的理解相呼应,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示了诗人与杨处士之间深厚的情谊。诗的开头两句以“雁门”引入,营造出一种远行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处士归家的艰难。“雁门归去远”不仅是对处士的旅途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接下来的“垂老脱袈裟”,则表现了处士的老态与告别出家生活的决心,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在“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中,诗人用萧寺和曹溪两种意象,表达了对处士居住环境的理解与赞美,也暗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与长久。
最后“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一句,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尽思念,桂水的意象也暗示着友人之间的情谊如水般绵长。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对人生选择的深思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门归去远:描绘处士归乡的路途遥远,暗示离别的艰辛。
- 垂老脱袈裟:表达处士选择返回世俗生活,年纪渐长。
- 萧寺休为客:表示不再寄身寺庙,选择回到自己的家。
- 曹溪便寄家:寄寓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 绿琪千岁树:象征长久的生命和自然的美好。
- 黄槿四时花:四季常开,代表繁荣与生机。
- 别怨应无限:离别之情绵延无尽,充满了感伤。
- 门前桂水斜:以水象征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对称工整。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比喻友谊的长久与美好。
- 排比:通过列举自然景物,增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情感深厚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门:象征远行,表达离别的伤感。
- 袈裟:象征出家生活与世俗的隔离。
- 萧寺: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归属感。
- 曹溪:象征归隐与淡泊名利的理想。
- 绿琪:象征长寿与自然的和谐。
- 黄槿: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
- 桂水:象征思念与永恒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雁门”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的伤感
B. 自然的美好
C. 归隐的生活
答案:A -
“垂老脱袈裟”中的“袈裟”是指什么? A. 朋友的衣服
B. 僧侣的衣服
C. 普通人的衣服
答案:B -
诗的最后一句“门前桂水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失落
C. 思念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杨炯《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均为送别之作,但杨炯更侧重于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与思念,王维则更加注重表达离别的感伤与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