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武胜关
作者: 柯崇朴 〔清代〕
作客由燕赵,今朝入楚来。
岩城临翠壁,荒磴没苍苔。
山鸟一声寂,飞泉百道开。
潇湘云正远,征骑几时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从燕赵地区作客,今天来到楚地。那岩石城临近翠绿的山壁,荒凉的山路上长满了青苔。山中的鸟儿发出一声寂静的鸣叫,飞流的泉水从百道山涧奔涌而出。潇湘的云彩正远远地飘荡,不知道我的征骑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
- 作客:在外面做客,借指游历。
- 燕赵:指的是今河北、山西一带,古代燕国和赵国的地域。
- 楚:指的是今湖北一带,古代楚国的地域。
- 岩城:指的是山中的城镇,临近山壁。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 山鸟:山中的鸟,象征自然的宁静。
- 飞泉:山间流动的泉水,象征自然的活力。
- 潇湘:指的是湘江、潇水,地名,象征远方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柯崇朴(1670年-1744年),字子懋,号天隐,清代诗人,出生于今江苏省。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同时也受到自然景物的深刻影响。柯崇朴游历广泛,作品多描写游览所见的山水风光,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过武胜关》创作于柯崇朴游历途中,表达了他从北方的燕赵地区来到楚地后的感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过武胜关》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历中的自然风光,展现了独特的地理风貌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诗的第一句“作客由燕赵,今朝入楚来”开篇即交代了诗人旅途的背景,体现了他的游历经历。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岩城临翠壁,荒磴没苍苔”两句,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青苔的生长暗示出这片土地的荒凉与清幽。
随着描写的深入,“山鸟一声寂,飞泉百道开”,山间的鸟鸣将诗人的孤独感与自然的静谧感结合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潇湘云正远,征骑几时回”则引入了时间的概念,诗人对于未来归来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跃然纸上。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深沉的情感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作客由燕赵,今朝入楚来。
- 诗人自北方的燕赵来到楚地,标志着旅途的开始。
-
岩城临翠壁,荒磴没苍苔。
- 描绘了岩石城镇靠近青翠的山壁,荒凉的山路被青苔覆盖,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迹罕至的景象。
-
山鸟一声寂,飞泉百道开。
- 山中的鸟儿发出孤寂的鸣叫,飞流的泉水从山间奔涌而出,反映出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孤寂。
-
潇湘云正远,征骑几时回。
- 最后一句引入了远方的故乡潇湘,表达了诗人对征途归来的期待与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以下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岩城临翠壁,荒磴没苍苔”,前后两个短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飞泉百道开”,形象地展现了山泉流淌的场景。
- 拟人:山鸟的鸣叫被描绘成一种情感的表达,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在旅途中对孤独与自然的感悟,以及对未来归来的期待。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事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城:象征坚固与自然的结合,暗示旅途中的人文景观。
- 翠壁: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体现山水的和谐美。
- 苍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 山鸟:象征孤独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
- 飞泉: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奔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从哪个地区来到楚地?
- A. 唐山
- B. 燕赵
- C. 江南
-
诗中的“潇湘”指代的是哪个地方?
- A. 湘江
- B. 黄河
- C. 长江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旅行的热爱
- B. 对战争的感慨
- C. 对美食的赞美
答案
- B. 燕赵
- A. 湘江
- A. 对旅行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首诗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柯崇朴更加强调了孤独与归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