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时间: 2025-01-14 07:33:36

二十年前学采樵,采樵只采嫩枝条。

何如斫倒大松树,勾得三年两载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十年前学采樵,
采樵只采嫩枝条。
何如斫倒大松树,
勾得三年两载烧。

白话文翻译:

二十年前我学习砍柴,
当时只砍一些嫩枝条。
不如把那大松树砍倒,
能烧三年两载的火。

注释:

字词注释:

  • 采樵:指砍柴,"采"是采集,"樵"是指树木。
  • 嫩枝条:指年轻的、细小的树枝,容易采集。
  • 斫倒:指用工具把树砍倒。
  • 勾得:这里的意思是能得到、能用。
  • :指用来生火或取暖。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采樵"和"斫倒大松树"的对比,体现了对人生经验和选择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宝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具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他的诗风质朴,关注生活的点滴,常常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中,表达了对年轻时轻率选择的反思,强调在生活中应更注重选择的深远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砍柴的选择,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二十年前选择了简单的采集嫩枝条,似乎是对生活的随意和轻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意识到砍倒一棵大松树所能带来的长久火源,反映了对更深远目标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揭示出生活中的浅尝辄止与深入追求之间的矛盾,也让我们反思在生活中,我们所做的选择是否值得。

整首诗句式简练,意象鲜明,利用"嫩枝"与"大松树"的对比,突出了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作者以自己年轻时的选择为引,引出对更有价值之物的追求,展示出一种成熟的思考方式。诗中隐含着对未来的展望与对过去的反思,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选择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十年前学采樵:回忆过去,暗示年轻时的无知和随意。
  • 采樵只采嫩枝条:说明当时的选择是肤浅的,象征着轻易的满足。
  • 何如斫倒大松树:引入一个更深远的选择,暗示更大的收获。
  • 勾得三年两载烧:强调通过一次性的大选择,可以带来长久的回报。

修辞手法:

  • 对比:嫩枝与大松树的对比,突显选择的深浅和长短期效益。
  • 隐喻:砍柴的过程隐喻人生的选择,表现出对未来的思考和对过去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中选择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决策时,应追求更有意义和长远的目标,而非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小利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枝:象征短暂、肤浅的选择。
  • 大松树:象征深远、重要的目标与价值。
  • :象征温暖与生存的必需品,隐喻人生的长久回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二十年前学的是什么? A. 采樵
    B. 采花
    C. 采药
    D. 采石

  2. 诗中“嫩枝条”象征什么? A. 深远的目标
    B. 浅薄的选择
    C. 长久的回报
    D. 年轻的梦想

  3. 诗中提到的“大松树”象征什么? A. 年轻的生命
    B. 深远的价值
    C. 短暂的快乐
    D. 生命的无常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选择的豪情与追求。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强调及时行乐和把握当下,而陈宝之则更注重长远的选择。两者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