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事
作者: 陆游 〔宋代〕
尘抱年来尽扫空,
柴门幽事与谁同?
水生初涨一溪绿,
花落已浮千点红。
愁赖橐泉存旧法,
困凭顾渚策新功。
故人岷下无消息,
尺素凭谁寄断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幽静的柴门前,人生的往事已随尘埃而去,留下的只有寂寞与思考。溪水初涨,绿意盎然;花瓣飘落,点缀着水面。面对愁苦,依靠的是过往的经验;身处困境,依赖的却是新的希望。旧友在岷山那边音信全无,写信又不知寄给谁,像那断鸿一样孤独无依。
注释:
- 尘抱:指尘世纷扰的事物,包围着自己。
- 柴门:指简陋的家门,象征隐居生活。
- 橐泉:指古代泉水,象征珍贵的经验和智慧。
- 顾渚:指顾渚山,意指依靠新事物的希望。
- 尺素:指书信或短笺,象征与故人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时期的动荡和北方的压迫,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身处隐居的状态,作者感受到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陆游的《幽事》以其清新隽永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头“尘抱年来尽扫空”,以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寂寞,仿佛是在告诉读者,岁月如尘埃般消逝,往日的繁华已成空。接着,通过“柴门幽事与谁同?”的问题,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诗人身处的环境虽然幽静,但却伴随着深深的孤寂。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水生初涨一溪绿”和“花落已浮千点红”,不仅展现了美丽的春景,也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比。自然的生机和诗人的愁苦相映成趣,显示了人和自然的复杂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陆游通过“愁赖橐泉存旧法,困凭顾渚策新功”表达了对过去经验的依赖和对新希望的追求,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最后两句“故人岷下无消息,尺素凭谁寄断鸿?”则把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诗人对往昔友谊的追忆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生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抱年来尽扫空:人生的经历如同尘埃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 柴门幽事与谁同:在寂静的环境中,心中幽思与谁分享?
- 水生初涨一溪绿:描绘春天的景象,水涨起来,绿意盎然。
- 花落已浮千点红:花瓣飘落,点缀着水面,形成美丽的画面。
- 愁赖橐泉存旧法:面对愁苦,依赖过往积累的经验。
- 困凭顾渚策新功:在困境中,期待新方法带来希望。
- 故人岷下无消息:旧友在岷山那边没有音信可知。
- 尺素凭谁寄断鸿:写信给老朋友,却不知道寄给谁,象征孤独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尘”比喻人生的经历,用“尺素”比喻书信,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愁赖橐泉存旧法,困凭顾渚策新功”,展现了对仗工整的艺术特点。
- 意象:水、花、孤鸿等意象交织,形成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内心的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友谊的思念,以及在困境中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陆游一生的忧国忧民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尘:象征道德沦丧、世俗烦扰。
- 柴门:隐喻归隐生活与内心的宁静。
- 水:代表生命的流动与希望。
- 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易逝与脆弱。
- 鸿: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幽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幸福
-
“尺素”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书信
- B. 友谊
- C. 诗歌
- D. 时间
-
诗中提到的“顾渚”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座山
- C. 一种水
- D. 一个人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陆游的《幽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陆游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的孤独感,而杜甫则通过月光的意象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二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