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安西将
作者: 张籍 〔唐代〕
万里海西路,茫茫边草秋。
计程沙塞口,望伴驿峰头。
雪暗非时宿,沙深独去愁。
塞乡人易老,莫住近蕃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将领前往边疆的情景。诗中提到遥远的西边道路,秋天的边草显得苍凉。行程上山沙岭的路口,远望驿站高峰。雪天的住宿条件非常恶劣,沙地深处,愁苦独自前行。边疆的乡人容易衰老,劝他不要长久停留在蛮夷之地。
注释:
- 万里海西路:指通往西边边疆的漫长道路。
- 茫茫边草秋:形容边境的草地在秋季显得苍凉。
- 计程沙塞口:前往边疆的旅程上,有沙丘阻塞的地方。
- 望伴驿峰头:远望驿站的高峰,意象孤独的旅程。
- 雪暗非时宿:在雪天宿营,条件艰苦。
- 塞乡人易老:边疆的人容易变老,暗指艰苦的环境。
- 莫住近蕃州:劝诫不要长久留在边界附近的蛮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少愚,唐代诗人,主要以边塞诗而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战争的艰辛与士人的孤独。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安西都护府时期,反映了边境将领出征前的情感,表达了对将领的关心与对边疆艰苦生活的忧虑。
诗歌鉴赏:
《送安西将》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示了唐代士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认识与情感。诗的开头以“万里海西路”引入,展现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接着“茫茫边草秋”,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示了边疆的荒凉与冷清。诗人在表达对将领的送别情感时,情绪愈发沉重,尤其是“雪暗非时宿,沙深独去愁”,不仅描写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也反映了将领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诗的最后两句“塞乡人易老,莫住近蕃州”则是对将领的劝诫,提醒他不要被边疆的艰苦生活所困扰,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海西路:开篇即以长途旅行设定背景,强调旅途遥远。
- 茫茫边草秋:边草的凋零,象征着孤独与忧愁。
- 计程沙塞口:描绘行程中的艰难险阻。
- 望伴驿峰头:远望驿站,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 雪暗非时宿:突显边疆生活的艰辛。
- 沙深独去愁:表现独行的孤独感。
- 塞乡人易老:边疆生活的艰苦使人衰老。
- 莫住近蕃州:劝诫将领不要在边境停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里海西路”和“茫茫边草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边境的艰苦与自然环境结合,突显生活的艰难。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忧虑与对将领的深切关怀,展示了士人的情怀与对家国的忠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象征远行与孤独。
- 边草:象征荒凉与孤寂。
- 雪:象征艰苦的环境。
- 沙:象征阻碍与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之涣
- B. 张籍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雪暗非时宿”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旅行的愉快
- B. 边疆生活的艰辛
- C. 对未来的希望
-
“莫住近蕃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将领的鼓励
- B. 对边境生活的劝告
- C.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张籍的《送安西将》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描绘了边疆的艰辛和将领的孤独,前者更注重对将领的关怀,后者则更强调战斗的壮烈及边塞的悲壮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安西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