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

时间: 2025-01-17 09:52:06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

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
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

白话文翻译

在书窗旁拾起轻煤,在佛帐下扫去残留的香气。
我辛勤地度过千夜,终于得到了这一寸的墨玉。
痴心的人惧怕衰老与死亡,腐朽的生命如同草木。
我想把东山的松树,涅槃成南山的竹子。
墨虽然坚韧,但人却易脆,没必要去叹息不足。
不如放下这些烦恼,去专注于虫鱼的乐趣,别再去写那三千篇文章。

注释

  • 轻煤:指轻便的煤块,用于书写的墨。
  • 余馥:剩余的香气,常指佛教中用的香。
  • 寸玉:比喻珍贵的墨,强调其难得。
  • 痴人:愚笨的人,这里指沉迷于恐惧或执念的人。
  • 东山松、南山竹:象征性的植物,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生命状态或理想。
  • 注虫鱼:指专注于小事物,这里暗指对简单乐趣的追求。
  • 三千牍:指大量的书文,象征繁琐的学问和写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曲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苏轼在政治上多次遭贬,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对社会、人生有深刻的思考,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苏轼中年时期创作的,表面上看似简单的玩笑,却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在经历了数次的政治打击后,苏轼在文字上寻求一种轻松和释怀的态度。诗中提到的“虫鱼”暗示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表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细节,展现出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书窗旁的“轻煤”与佛帐下的“余馥”,构成了一个清雅的创作环境,暗示着艺术创作需要清净和灵感的滋养。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表现了创作的艰辛与珍贵,体现了苏轼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所说的“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则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恐惧。

后面的“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表现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苏轼希望通过努力与奋斗,改变自身的命运,达到理想的境地。

最后几句“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则是对自己处境的豁达认知,强调不必为得失而过于担忧。诗的结尾提到的“注虫鱼”,更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鼓励人们享受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窗拾轻煤:开篇即营造出书房的创作氛围,轻煤指的是书写所需的墨。
  2. 佛帐扫馀馥:暗示创作过程中的宁静和心灵的洗涤。
  3. 辛勤破千夜:辛苦的创作过程,表现出对艺术的投入。
  4. 收此一寸玉:得到的成果虽小,却极为珍贵。
  5. 痴人畏老死: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揭示人们的恐惧。
  6. 腐朽同草木: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的无常。
  7.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对理想的追求和改变现状的渴望。
  8. 墨坚人苦脆:即使是好的墨水,人在生活中仍然脆弱。
  9. 未用叹不足:不必因得失而感到遗憾。
  10. 且当注虫鱼:鼓励人们关注生活中的小乐趣。
  11. 莫草三千牍:不必为了繁杂的文书而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墨比作“寸玉”,强调其珍贵。
  • 对仗:如“东山松”、“南山竹”,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虫鱼象征着简单生活的乐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蕴含着苏轼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豁达理解,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深邃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煤:象征创作的原料与灵感来源。
  • 佛帐:象征静谧与内心的平和。
  • 寸玉:象征珍贵的成果与艺术成就。
  • 东山松、南山竹: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虫鱼:象征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煤”指的是什么? a) 煤炭
    b) 用于书写的墨
    c) 一种植物

  2.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中的“东山松”象征什么? a) 理想
    b) 现实
    c) 生命的脆弱

  3. 诗中提到的“虫鱼”指的是什么? a) 大自然的美
    b) 简单生活的乐趣
    c) 复杂的学问

答案

  1. b) 用于书写的墨
  2. a) 理想
  3. b) 简单生活的乐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加直接。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描绘静谧的生活,与苏轼的内心感悟相得益彰。
  • 李白《静夜思》:体现对故乡的思念,与苏轼对生活的哲思形成对比。

这些作品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值得深入探讨与比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