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 清风左右至》
时间: 2025-01-17 10:00: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景 清风左右至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风于万里外,飞动故人情。
如许殷勤至,居然左右清。
吹潮成雪色,入竹已秋声。
佩玉丁丁起,台襟翼翼生。
玉川从此去,列子御之行。
邂逅浮丘老,相携上五城。
白话文翻译:
风从万里之外吹来,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
如此殷切的感情,竟然在身边清晰可感。
海潮吹起,仿佛成了雪色,竹林间已经传来秋天的声音。
佩玉的声音轻轻响起,衣襟随风轻盈飘动。
玉川自此流去,隐喻列子乘云而行。
偶然遇见浮丘老,携手一起登上五座城。
注释:
- 万里外:指风来自遥远的地方。
- 故人情:思念故友的感情。
- 如许:如此、这样。
- 殷勤:亲切、热情。
- 潮成雪色:潮水泛起,像白雪一样。
-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竹林中的风声。
- 佩玉:佩戴的玉器,发出的声响。
- 翼翼生:轻盈地飘动。
- 玉川:比喻清澈的河流。
- 列子:列子,古代道家思想家。
- 浮丘老:道教传说中的人物。
- 五城: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约1084—约1130),字子昂,号简斋,南宋诗人,生于江苏,官至知州。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和人情,富有哲理。其作品中常蕴含对人性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夏景 清风左右至》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思乡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诗歌鉴赏:
此诗以夏日的景象为背景,借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通过“风于万里外”引入,暗示了思念的遥远和深切。接着“飞动故人情”表现出风带来的情感波动,情感的传达不仅仅是通过时间的距离,更是通过空间的感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吹潮成雪色”生动地描绘了海潮的白色浪花,象征着清新与纯洁。而“入竹已秋声”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竹林间的风声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增强了思乡的情感。
诗中“佩玉丁丁起,台襟翼翼生”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结合,佩戴的玉器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衣襟随风轻盈飘动,展现出一种自由与洒脱的气质。
最后两句提到“玉川从此去,列子御之行”,引入了道教的元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哲理的思考。邂逅浮丘老,象征着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于万里外:远方的风,象征着远离的思念。
- 飞动故人情:风带来了对故人的情感。
- 如许殷勤至:如此热切的情感,仿佛就在身边。
- 吹潮成雪色:海潮的涌动,像白雪般洁净。
- 入竹已秋声:竹林间的声音,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 佩玉丁丁起:佩戴的玉器发出清脆的声音。
- 台襟翼翼生:衣襟随风飘动,显示出轻盈的状态。
- 玉川从此去:清澈的河流继续向前流去。
- 列子御之行:隐喻道家的理想与逍遥。
- 邂逅浮丘老:偶然遇见道教人物,象征追求智慧与理想。
- 相携上五城:携手向往理想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涛比作雪色,形象生动。
- 拟人:风与情感的结合,使自然具有情感。
- 对仗:如“佩玉丁丁起,台襟翼翼生”,展现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人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思念与情感的传递。
- 潮: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竹:象征清幽与高洁。
- 佩玉:象征美好与优雅。
- 玉川:象征清澈与智慧。
- 浮丘老:象征道教人物,智慧与追求理想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人情”主要指什么? A. 亲情
B. 友情
C. 爱情
D. 对故乡的情感 -
“吹潮成雪色”中的“雪色”指代什么? A. 冬天
B. 清新与洁净
C. 伤感
D. 幸福 -
“玉川从此去”隐喻了什么? A. 追求理想与智慧
B. 生命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
- 《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与《夏景》类似,但着重描绘夜晚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
以上内容为《夏景 清风左右至》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