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其一 月色醉远客》
时间: 2025-01-19 15:3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景 其一 月色醉远客
作者:刘辰翁 〔宋代〕
明月有佳色,客中迷远游。
自应眠不得,更似醉时留。
玉屑凉堪吸,金波香欲浮。
顿忘乡国恨,如在酒家楼。
鸾镜惊相对,霓裳卒未休。
天风扶我起,不用典貂裘。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亮透出美丽的光辉,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沉迷于这遥远的旅行。
应该是要入睡了,但更像是在醉酒中流连。
那像玉屑一样的凉气令人陶醉,金色的波浪散发着香气。
瞬间忘却了对故乡的忧伤,仿佛身处酒家楼中。
镜子中的我被惊醒,霓裳羽衣的舞蹈尚未停止。
天空中的风将我扶起,不需要华贵的貂裘。
注释:
- 佳色:美丽的光色。
- 迷远游:迷恋于远方的旅行。
- 眠不得:无法入睡。
- 玉屑:形容凉气如玉屑般细腻。
- 金波:金色的波浪,象征着酒的颜色或水面的光辉。
- 顿忘乡国恨:瞬间忘却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忧伤。
- 鸾镜:古代的一种镜子,象征着美丽的容颜。
- 霓裳:指华丽的衣裳,常与舞蹈相关。
- 典貂裘:指华贵的貂皮大衣,常用来形容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美,号逸云,生于宋代,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月色明亮,正是诗人游历之时。诗中表达了他在美丽自然景观中的沉醉与对于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月夜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便以“明月有佳色”引入,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氛围,接着“客中迷远游”,则让人感受到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迷惘。诗人在月色的照耀下感到无比陶醉,以至于“自应眠不得”,显示了他对眼前美景的沉醉与流连。
接下来的“玉屑凉堪吸,金波香欲浮”描绘了月光下的清凉空气与酒的芳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醉意。诗的后半部分“顿忘乡国恨”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仿佛在一瞬间,所有的愁苦都被这美丽的夜晚所抚平。最后两句“鸾镜惊相对,霓裳卒未休”不仅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迷离状态,也暗示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月夜下的迷惘与思乡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有佳色:明净的月亮散发着美丽的光辉。
- 客中迷远游:身在异乡的旅人沉迷于远方的旅行。
- 自应眠不得:理应入睡,但由于美景而无法入眠。
- 更似醉时留:感觉就像是醉酒时的流连忘返。
- 玉屑凉堪吸:如同玉屑般的清凉空气令人陶醉。
- 金波香欲浮:金色的波浪上散发着酒的香气。
- 顿忘乡国恨:瞬间忘却对故乡的忧伤与思念。
- 如在酒家楼:彷佛身处酒家楼中,悠然自得。
- 鸾镜惊相对:镜子中的自己被惊醒,意识到现实。
- 霓裳卒未休:华丽的舞蹈仍在继续,充满了生机。
- 天风扶我起:天上的风将我轻轻托起。
- 不用典貂裘:不需要华贵的貂皮大衣,表现出一种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屑”比喻凉气的细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天风扶我起”,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与动作,增强了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醉酒状态的享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美好与孤独,也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凉气:象征着清新和内心的宁静。
- 金波:象征着欢乐与享受,带有酒的芬芳。
- 乡国:象征着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热爱
D. 以上皆是 -
“顿忘乡国恨”中的“恨”指的是什么?
A. 对亲人的恨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不满
D. 对朋友的失望 -
诗中“金波香欲浮”描绘了什么?
A. 酒的香气
B. 秋天的景色
C. 乡国的风光
D. 明亮的月光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孤独。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刘辰翁的《秋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月为主题,但刘辰翁更注重描写醉酒状态下的迷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孤独与高洁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背景与风格分析。
- 《古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