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怀归)
作者: 赵善括 〔宋代〕
月色透窗寒,一夜素衾霜湿。
无寐起来搔首,正参横人寂。
此心重省已回肠,何况是行役。
欲弃利名归去,奈楚天云隔。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月光下,透过窗户洒入室内,整个夜晚,白色的被子因为霜冷而湿透。
无法入睡,只好起身搔首,正好看到窗外的景象,人声寂静。
这颗心重重地思念,已经如回肠般难忍,更何况身在他乡。
想要放弃名利归去,却奈何楚地的天际被云层遮挡。
注释:
字词注释:
- 透窗寒:透过窗户的寒冷。
- 素衾:白色的被子。
- 无寐:无法入睡。
- 搔首:搔首弄姿,指焦虑不安。
- 参横:指星星或天上的景象。
- 行役:指在外奔波劳作。
- 弃利名:放弃名利。
- 奈楚天云隔:无奈楚地的天空被云层阻隔。
典故解析: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常用来代指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善括,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内心的情感。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善括在外经历劳役之时,正值夜深人静,他在寒冷的月光下,因思乡之情而辗转反侧,写下此诗,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名利的厌倦。
诗歌鉴赏:
《好事近(怀归)》是一首充满浓厚乡愁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在寒冷的夜晚思乡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月色透窗寒”勾画出一个清冷的夜晚,月光映照下的孤寂,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形成共鸣。接着,诗人描述了因夜寒而湿透的被子,象征着他在外的艰辛与无奈。
中间两句“无寐起来搔首,正参横人寂”中,诗人清晰地传达出内心的焦虑和对故乡的思念。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天上闪烁,仿佛在陪伴着他的孤独。这种对比加强了他对家乡的渴望与无奈,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欲弃利名归去,奈楚天云隔”更是直抒心声。诗人渴望回归故乡,摆脱世俗的名利束缚,但无奈于现实的隔阂,表达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无奈。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上统一,展现了深厚的乡愁与对生活的思考,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色透窗寒:月光透过窗户,带来了寒气,暗示了孤独的环境。
- 一夜素衾霜湿:整夜的被子因寒霜而潮湿,表现了诗人身体上的寒冷和内心的孤独。
- 无寐起来搔首:无法入眠,只好起身搔首,表现了诗人因思乡而焦虑的状态。
- 正参横人寂:此时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天上,进一步渲染了寂寥的氛围。
- 此心重省已回肠:思念故乡之情如回肠般难忍,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 何况是行役:身在外地,经历劳役,思乡之情更为迫切。
- 欲弃利名归去:想要放弃名利,回到故乡,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
- 奈楚天云隔:却无奈于现实的阻隔,表达了无力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的情感比作回肠,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运用:通过“月色”、“霜湿”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孤独的氛围,表达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名利的厌倦,反映了人在外漂泊时对家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真实流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色:象征孤独与冷清,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 素衾:代表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霜湿:象征寒冷与孤独,表达思乡的苦楚。
- 行役:象征外漂的生活状态,表现对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色透窗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
诗人想要放弃的是什么?
- A. 名利
- B. 亲情
- C. 友情
- D. 财富
-
“奈楚天云隔”中的“云隔”指的是什么?
- A. 路途遥远
- B. 家乡的天被云层遮挡
- C. 生活的困难
- D. 情感的隔阂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好事近(怀归)》对比:两首诗皆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加简洁而直接,而《好事近(怀归)》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描写,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