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熙春台
作者: 黄通 〔宋代〕
吾闽山水州,佳丽发于邵。
中有登高山,迥与蓬莱肖。
万家鸡犬环,四面城池绕。
木老烟苍苍,天低云杳杳。
白话文翻译:
我所在的闽地,山水如画,女儿们的美丽出自邵地。
这里有高耸的山峰,与神仙居住的蓬莱相似。
四周万家灯火,犬吠声声,城池环绕。
古木苍翠,烟雾缭绕,天际低垂,云雾弥漫。
注释:
- 吾闽:指“我所处的闽地”,闽是福建省的简称。
- 佳丽:美丽的女子,通常指年轻貌美的女性。
- 邵:指邵阳,古时美丽女性的代名词。
- 登高山:指登上高山,形容山势很高。
- 迥与蓬莱肖: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形容高山的奇特和美丽。
- 万家鸡犬环,四面城池绕:形容人们居住的繁华景象。
- 木老烟苍苍:苍老的树木和缭绕的烟雾,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天低云杳杳:天空低沉,云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通,宋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但在古诗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黄通以描写家乡的美景和风土人情为主旨,表达对故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游熙春台》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描写闽地的山水、城池和人家,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诗的开头即以“吾闽山水州”引入,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亲切和自豪。接下来提到“佳丽发于邵”,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也透漏出人文气息,暗示了该地的美丽女性。
“中有登高山,迥与蓬莱肖”一句,展现了高山的雄伟和神秘,借用蓬莱这一仙境的比喻,突显出自然的壮丽与超凡脱俗。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细腻,从“万家鸡犬环”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周围的城池环绕,呈现出一幅繁荣而和谐的景象。
最后“木老烟苍苍,天低云杳杳”则将景色推向了另一种意境,苍老的树木与缭绕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静止。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形成了诗歌独特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闽山水州:开篇直入主题,表明地点和情感基础。
- 佳丽发于邵:引入人文景观,增添诗意。
- 中有登高山:表现自然的雄伟,设置景观的高低对比。
- 迥与蓬莱肖:借用神话传说,提升自然景观的神秘感。
- 万家鸡犬环:描述生活的气息,增添人情味。
- 四面城池绕:强调环境的安全和繁荣。
- 木老烟苍苍:使用意象,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 天低云杳杳: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迥与蓬莱肖”,使抽象的美感具象化。
- 对仗:如“万家鸡犬环,四面城池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观的意象,如“木老烟苍苍”,营造出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佳丽:代表人文景观中的美好,反映出人们对美的向往。
- 蓬莱:象征理想的境地,连接现实与梦幻。
- 鸡犬:表现生活的真实和温暖。
- 云烟:象征朦胧和神秘,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佳丽”是指什么?
- A. 山水
- B. 美丽的女子
- C. 高山
- D. 仙境
-
“万家鸡犬环,四面城池绕”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生活的繁荣
- C. 乡村的宁静
- D. 战争的残酷
-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的境地
- C. 恶劣的环境
-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黄通《游熙春台》与王维《山居秋暝》对比
- 主题: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但黄通偏向于人文和繁华,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
- 风格:黄通的诗歌更为直白,王维则运用更为细腻的意象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