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二午窗坐睡》
时间: 2025-01-01 13:0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二午窗坐睡
苏辙 〔宋代〕
定中龙眠膝,定起柳生肘。
心无出入异,三昧亦何有。
晴窗午阴转,坐睡一何久。
颓然拥褐身,剥啄叩门手。
褰帷顾我笑,疑我困宿酒。
不知吾丧我,冰消不遗寿。
空虚无一物,彼物自枯朽。
梦中得灵药,此药从谁受。
侵寻入四支,欲洗自无垢。
从今百不欠,只欠归田叟。
白话文翻译:
在安静的午后,我在窗前打盹,
膝上放着定中龙,肘边摇曳着柳枝。
心中没有纷扰与隔阂,
那三昧的境界又有什么呢?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阴影缓缓移动,
我坐着睡了很久。
懒散地拥着身上的褐衣,
有人轻轻叩门,像是啄食一样。
帷幕轻掀,她朝我一笑,
怀疑我是在酩酊大醉。
不知不觉中,我失去了自我,
冰雪消融,却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
空无一物,万物自会枯朽。
梦中得到了灵药,这药又从何而来?
侵入我的四肢,想要洗净一切污垢。
从今往后没有任何欠缺,
只欠一位归田的老者。
注释:
- 定中龙眠:指的是一种安静、沉稳的状态。
- 三昧:指一种深沉的禅定状态。
- 颓然:形容精神恍惚或颓废的状态。
- 剥啄:形容轻轻叩门的声音。
- 冰消不遗寿:指时间的流逝,岁月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 灵药:象征着解脱与超脱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子瞻,号涧溪。他是苏轼的弟弟,二人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词多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个性与人生态度,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贬谪期间,面对生活的困顿与无奈,他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平静与对自我存在的思考。诗中表现出的淡定与超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午后打盹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在闲适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对身体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心无出入异,三昧亦何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安宁。后半部分则通过“空虚无一物,彼物自枯朽”表达了对万物无常的深刻理解,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意象,如“冰消不遗寿”,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最后的“只欠归田叟”则表现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脱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定中龙眠膝,定起柳生肘:描绘了静谧的午后,诗人悠然自得。
- 心无出入异,三昧亦何有:表达内心的宁静,没有外在的干扰。
- 晴窗午阴转,坐睡一何久:描绘时间的流逝,诗人沉醉于安逸中。
- 颓然拥褐身,剥啄叩门手:反映了懒散和无所事事的状态。
- 褰帷顾我笑,疑我困宿酒:通过轻松幽默的对话,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 不知吾丧我,冰消不遗寿:反思自我与时间的关系,感叹人生的无常。
- 空虚无一物,彼物自枯朽:强调内心的空灵和对物质的超脱。
- 梦中得灵药,此药从谁受:探讨智慧与解脱的来源。
- 侵寻入四支,欲洗自无垢:象征洗净内心的欲望与执念。
- 从今百不欠,只欠归田叟:最终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消”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心无出入异,三昧亦何有”,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如“剥啄叩门手”赋予叩门的动作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时间与自我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的超脱。诗人在困境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窗:象征宁静与安逸的生活状态。
- 柳:代表柔软与自然,隐喻诗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 冰消: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 灵药:象征智慧与解脱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定中龙眠膝”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焦虑
D. 紧张 -
“不知吾丧我”意味着什么?
A. 找到了自己
B. 失去了自我
C. 过于自信
D. 对未来充满希望 -
诗中提到的“归田叟”象征着什么?
A. 忙碌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田园生活
C. 追求名利的商人
D. 追求权力的官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苏辙的此诗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和谐与淡泊的生活态度。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苏辙更为哲理,王维更具画面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