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浩歌罢戏书》

时间: 2025-01-04 06:59:37

造物小儿如我何,还家依旧一渔蓑。

穿云逸响苏门啸,卷地悲风易水歌。

老眼阅人真烂熟,壮心得酒旋消磨。

傍观虚作穷愁想,点检霜髯却未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中浩歌罢戏书
陆游 〔宋代〕

造物小儿如我何,还家依旧一渔蓑。
穿云逸响苏门啸,卷地悲风易水歌。
老眼阅人真烂熟,壮心得酒旋消磨。
傍观虚作穷愁想,点检霜髯却未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状态的感慨。诗人自谦地认为自己不过是造物的小儿,归家时仍然穿着渔夫的蓑衣。穿越云层的清啸声让他回想起苏门山的豪情,狂风卷地的悲歌又使他忆起易水边的凄美。老眼看人已是极为熟练,壮心却在酒中渐渐消磨。旁观众生的愁苦,自己却也并没有多少白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造物小儿:指造物主所创造的小人物,特指自己。
  • 渔蓑:渔夫的蓑衣,象征着朴素的生活。
  • 苏门:指苏门山,古代文人常以此为豪。
  • 易水:指易水河,古代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典故。
  • 霜髯:形容白发,暗示年纪已大。

典故解析:

  • 苏门啸:指古代诗人陆游常提及的苏门山,代表一种豪情壮志。
  • 易水歌:源自荆轲刺秦的故事,强调英雄的悲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情感丰富,深受后世喜爱。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无奈。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个人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感慨。他以“造物小儿”自谦,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诗中“还家依旧一渔蓑”,不仅描绘了归家的场景,也表达了朴素而安宁的心态。接下来的“穿云逸响苏门啸,卷地悲风易水歌”,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外界的悲凉,表达了他对过往英雄气概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

“老眼阅人真烂熟,壮心得酒旋消磨”则描绘了诗人从容应对人生的态度,尽管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而“傍观虚作穷愁想,点检霜髯却未多”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自嘲与对生活的超然态度。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交织,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造物小儿如我何:自谦,认为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
  • 还家依旧一渔蓑:归家时保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淡泊名利。
  • 穿云逸响苏门啸:表达对过去豪情壮志的怀念。
  • 卷地悲风易水歌:回忆起英雄悲壮的历史,感慨时光流逝。
  • 老眼阅人真烂熟:经历丰富,对人情世故有深刻的理解。
  • 壮心得酒旋消磨:壮志在酒中渐渐消散,反映对理想的无奈。
  • 傍观虚作穷愁想:旁观他人的愁苦,内心却并不真正感受到。
  • 点检霜髯却未多:自我反省,尽管年岁已高,但白发不多,反映内心的平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穿云逸响”与“卷地悲风”,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通过“造物小儿”自谦,显示出诗人对自身地位的看法。
  • 反衬:通过对比“壮心”和“酒”,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对理想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蓑:象征朴素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苏门、易水:历史的象征,代表着英雄情怀与历史的悲壮。
  • 霜髯: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造物小儿”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自然界的生物
    C. 神明
    答案:A

  2. “老眼阅人真烂熟” 的意思是? A. 老人看人很机灵
    B. 诗人对人情世故非常了解
    C. 诗人看人很失望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霜髯”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生命的成熟与时间的流逝
    C. 健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在《登高》中,杜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陆游则通过回忆与自省,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