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芍药五首 其二 张嵲 〔宋代〕 凄凄寒雨送馀春,繁艳浓香慰病身。 忽作暖风迟日想,慨然如在汉江滨。
白话文翻译:
寒雨凄凄送走了最后的春光,繁花艳丽、香气浓郁安慰着病中的身体。 忽然间想象着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感慨之情如同置身于汉江之滨。
注释:
- 凄凄:形容雨声凄凉。
- 馀春:指春末时节。
- 繁艳:形容花朵繁多而艳丽。
- 浓香:浓郁的香气。
- 慰病身:安慰病中的身体。
- 暖风迟日: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
- 慨然:感慨的样子。
- 汉江滨:汉江边,这里可能指作者怀念的地方或某个特定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病中或感慨时光流逝时所作,通过描绘芍药的繁艳来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末时节,作者因病或感慨时光流逝而作。诗中通过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来安慰自己,同时表达了对温暖春风和迟来阳光的向往,以及对某个特定场景(如汉江之滨)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凄凉的寒雨和繁艳的芍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病中或感慨时光流逝时的复杂情感。首句“凄凄寒雨送馀春”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凄凉景象,寒雨送走了最后的春光,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的感觉。次句“繁艳浓香慰病身”则通过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来安慰自己,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病痛的慰藉。后两句“忽作暖风迟日想,慨然如在汉江滨”则表达了对温暖春风和迟来阳光的向往,以及对某个特定场景(如汉江之滨)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病痛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凄凄寒雨送馀春”:通过“凄凄”形容寒雨的凄凉,表达了春末时节的凄凉景象,寒雨送走了最后的春光,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的感觉。
- 第二句“繁艳浓香慰病身”:通过“繁艳”和“浓香”形容芍药的美丽和香气,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病痛的慰藉。
- 第三句“忽作暖风迟日想”:表达了对温暖春风和迟来阳光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寄托。
- 第四句“慨然如在汉江滨”:通过对某个特定场景(如汉江之滨)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病痛的慰藉。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慰病身”将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病痛的慰藉。
- 比喻:通过“慨然如在汉江滨”将内心的感慨比喻为置身于汉江之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病痛的慰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病痛的慰藉。诗中通过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来安慰自己,同时表达了对温暖春风和迟来阳光的向往,以及对某个特定场景(如汉江之滨)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 凄凄寒雨:形容雨声凄凉,表达了春末时节的凄凉景象。
- 繁艳浓香:形容花朵繁多而艳丽,浓郁的香气,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病痛的慰藉。
- 暖风迟日: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表达了作者对温暖春风和迟来阳光的向往。
- 汉江滨:汉江边,这里可能指作者怀念的地方或某个特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病痛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凄凄寒雨”形容的是什么? A. 春末时节的凄凉景象 B. 夏天的炎热天气 C. 秋天的凉爽天气 D. 冬天的寒冷天气
-
诗中的“繁艳浓香”形容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夏天的果实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花
-
诗中的“暖风迟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寒冷的厌恶 B. 对温暖的向往 C. 对炎热的厌恶 D. 对凉爽的向往
-
诗中的“慨然如在汉江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C. 对病痛的厌恶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1. A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芍药五首 其二》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张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病痛的慰藉,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