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

时间: 2025-01-01 14:08:31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

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

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

苍山黄叶中,见此欻惊目。

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苍山黄叶中,见此欻惊目。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白话文翻译:

野生的竹子多么修长,茂密地遍布在山脚下。清澈的溪水冲刷着它们的苍翠根部,夜雨滋润着它们如同寒冷的玉石。竹干密集,风也无法摇动,林中深处,鸟儿应当栖息。在苍山和黄叶的背景中,看到这些竹子突然令人眼前一亮。经过时回头一看,这些竹子用以慰藉旅途的羁绊。

注释:

  • 修修:修长貌。
  • 森然:茂密的样子。
  • 潄:冲刷。
  • 苍根:苍翠的根部。
  • 寒玉:比喻竹子的质地清凉如玉。
  • 干密:竹干密集。
  • 欻惊目:突然令人眼前一亮。
  • 经行:经过。
  • 羁束:旅途的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初年诗人,文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山野中竹子的景象,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旅途羁绊的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野中竹子的景象,通过对竹子的修长、茂密、清凉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的“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一句,运用了对仗和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后两句“苍山黄叶中,见此欻惊目”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偶然见到这些竹子时的惊喜之情,以及这些自然景物给他的心灵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野生的竹子多么修长,茂密地遍布在山脚下。
  2. 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清澈的溪水冲刷着它们的苍翠根部,夜雨滋润着它们如同寒冷的玉石。
  3. 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竹干密集,风也无法摇动,林中深处,鸟儿应当栖息。
  4. 苍山黄叶中,见此欻惊目。——在苍山和黄叶的背景中,看到这些竹子突然令人眼前一亮。
  5. 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经过时回头一看,这些竹子用以慰藉旅途的羁绊。

修辞手法:

  • 比喻:“夜雨滋寒玉”中,将竹子比作寒冷的玉石,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清凉质地。
  • 对仗:“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中,“清溪”与“夜雨”,“潄苍根”与“滋寒玉”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野中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旅途羁绊的慰藉。诗中的竹子不仅是自然景物,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宁静,给予诗人心灵的慰藉。

意象分析:

  • 野竹: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宁静。
  • 清溪:代表着清澈和纯净。
  • 夜雨:象征着滋润和生长。
  • 苍山黄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修修”指的是什么? A. 修长貌 B. 修补 C. 修炼

  2. “清溪潄苍根”中的“潄”是什么意思? A. 冲刷 B. 漱口 C. 滋润

  3. “夜雨滋寒玉”中的“寒玉”比喻什么? A. 竹子 B. 玉石 C. 雨水

  4. 诗中的“羁束”指的是什么? A. 束缚 B. 羁绊 C. 羁旅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旅途的感慨。
  • 杨万里的《小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小池边的景物,与张嵲的诗风相近。

诗词对比:

  • 张嵲的《野竹》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张嵲的诗更注重对竹子的细腻描写,而陆游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包括张嵲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