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03 02:06:49

今夜行云何处。

还是月华当午。

倚遍曲阑桥,望断锦屏归路。

空去。

空去。

梦到绿窗朱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蔡伸 〔宋代〕

今夜行云何处。还是月华当午。
倚遍曲阑桥,望断锦屏归路。
空去。空去。梦到绿窗朱户。


白话文翻译:

今夜的云飘到哪里呢?还是像正午的月光一样明亮。
我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凝望着通往归路的锦屏,望着却无尽头。
空荡荡地离去,空荡荡地离去,梦中却来到了绿色窗户和朱色门扉。


注释:

  • 行云:漂浮的云彩。
  • 月华当午:正午时分的月光,形容明亮如白昼。
  • 倚遍:靠在栏杆上,表示多次的动作。
  • 曲阑桥:形容桥的曲折,栏杆弯曲的桥。
  • 锦屏:优美华丽的屏风,象征着归路的美好。
  • 空去:形容无目的的离去。
  • 绿窗朱户:绿色的窗户,红色的门,象征着理想中的家或梦境。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月华”、“锦屏”、“绿窗朱户”等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子义,号梦溪,宋代词人。其词工整流畅,常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见称。与当时的词坛名家相比,蔡伸的作品更显得真挚和富有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蔡伸的中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与梦境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词作,借助行云、月光、曲阑桥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追忆之情。开头部分“今夜行云何处”,诗人以疑问句引入,引发读者的思考,似乎在追问自己内心的迷惘与不安。

接着,诗人将月华比作正午的光辉,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怀念。倚靠在曲阑桥上,诗人目光所及是那条归路,然而“望断锦屏”却又是无尽的思考与回忆。此处的“锦屏”不仅是物理上的屏风,更象征着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对未来的渴望。

最后两句“空去。空去。”语气中流露出孤独感,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的离去,然而梦境中的“绿窗朱户”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让读者在优美的词句中感受到那份深情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夜行云何处:疑问句,引导读者思考夜空中飘动的云彩,象征着不确定的情感与思绪。
  2. 还是月华当午:将月光比作正午,暗示光明与温暖,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3. 倚遍曲阑桥:诗人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然而又带着淡淡的孤独。
  4. 望断锦屏归路:目光所及的归路充满了幻想,锦屏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然而实际却难以实现。
  5. 空去。空去。:重复的语句,增强孤独感,暗示心灵的空虚。
  6. 梦到绿窗朱户:梦中的美好景象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华比作正午的光辉,形象地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对仗:如“空去。空去。”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 拟人:云彩在诗中如同有生命般飘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露,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云:象征着游离与不安。
  • 月华:代表着光明与理想。
  • 曲阑桥:暗示着人生的曲折与复杂。
  • 锦屏:象征着美好与梦幻。
  • 绿窗朱户:代表着理想中的家与温暖。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月华当午”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
    B. 正午
    C. 清晨
    D. 黄昏

  2. 填空题:诗人提到的“绿窗朱户”象征着对____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空去”是指诗人对现实的满足。 (对/错)

答案:

  1. B
  2. 理想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蔡伸的《如梦令》与李清照同名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蔡伸的作品更具孤独感,李清照则多了一份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