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君山不获登览》
时间: 2025-01-17 10:04:59意思解释
过君山不获登览
作者:陈与义 〔宋代〕
原文展示
我梦君山好,万里来南州。
青眉横玉镜,色照城中楼。
胜日空倚眺,经年未成游。
今朝过山下,贼急不敢留。
嵌空浪吞吐,荟蔚风飕飗。
龙吟杂虎啸,九夏含三秋。
了与遥赏异,况乃行岩幽。
蚍蜉何当扫,延伫回我舟。
掷去九节筇,褰裳走林丘。
会逢湘君降,翠气衣上浮。
山椒望苍梧,寄恨舒冥搜。
白话文翻译
我梦见君山如此美好,千里奔波来到南方。
青眉似玉镜,光彩照耀着城中的楼宇。
在美好的日子里我空自倚望,经历多年却未能游览。
今天经过山下,匆忙而过不敢停留。
空中波浪翻腾,风声瑟瑟作响。
龙吟虎啸交杂,夏天已过而秋意渐浓。
远望与近赏是不同的,更何况是行走于幽深的岩石之间。
蚂蚁又怎能驱散?我停留在船上不愿离开。
抛下手中的竹杖,撩起衣裙走向山丘。
会遇湘君的降临,翠色气息在衣上浮动。
山椒树下望苍梧,寄托着无尽的思念和痛苦。
注释
- 君山:位于湖南省岳阳,是著名的山岳风景区。
- 青眉:形容山景的美丽,像青色的眉毛。
- 玉镜:比喻明亮的湖面或天空。
- 贼急:形容心情急迫,无法停留。
- 龙吟虎啸:形容气势壮盛的声响,象征自然的雄伟。
- 九节筇:竹杖的一种,此处象征旅行的工具。
- 湘君:指湘水之神,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允恭,号幽谷,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抒情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途经君山之际,表达对君山美景的向往与无奈之情,反映了他对山水的深厚情感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梦”开篇,表现出对君山的向往和美好的憧憬。诗人以万里奔波的方式,展现了君山的美丽与壮观。通过“青眉横玉镜”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山水的灵动与清幽。接着诗人以“胜日空倚眺,经年未成游”表现出他多年来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全诗的情感在“今朝过山下,贼急不敢留”中达到高潮,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却因急迫而无法留连,展现出一种无奈和焦虑的情感。后面的描写如“龙吟杂虎啸,九夏含三秋”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声的壮美与变化,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最后部分通过“掷去九节筇,褰裳走林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渴望融入其中,表达出一种人对自然深沉的感悟和依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梦君山好:开篇即点明主题,梦中的君山美好。
- 万里来南州:表明作者为君山而远道而来,表达了对君山的向往。
- 青眉横玉镜:描写君山的景色,赋予其生动的形象。
- 色照城中楼:自然景色与城市建筑的对比,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胜日空倚眺:表现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渴望。
- 经年未成游:表达诗人长久以来未能游览的遗憾。
- 今朝过山下,贼急不敢留:突显无奈,急迫而过。
- 嵌空浪吞吐:描绘自然景象,增强气氛。
- 龙吟杂虎啸:自然与动物的声音交融,生动形象。
- 九夏含三秋:时间的流逝,感慨万千。
- 了与遥赏异:强调远观与近赏的不同感受。
- 蚍蜉何当扫:比喻渺小,象征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 延伫回我舟:表现一种迟疑与不舍。
- 掷去九节筇:抛开束缚,向自然靠近。
- 会逢湘君降:期待与自然神灵的相遇。
- 翠气衣上浮:形象化的描绘,展现自然的美。
- 山椒望苍梧:寄托情感,表达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眉横玉镜”,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象如龙吟虎啸,赋予其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君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在急促生活中对宁静与美好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山:象征自然美与理想的归宿。
- 青眉:代表山的美丽与灵动。
- 龙吟虎啸: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气势。
- 九节筇:象征旅行与人生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君山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无所谓
- C. 恨
- D. 疏远
- “龙吟杂虎啸”中提到的动物象征什么?
- A. 精灵
- B. 自然力量
- C. 人类
- D. 诗人
- 诗中提到的“贼急不敢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遗憾
- C. 愤怒
- D. 厌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
- 《山中问答》吕洞宾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陈与义:两人都描绘自然,但王维更多表现宁静,陈与义则表现对美景的追求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精神》:分析山水诗的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