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醉》

时间: 2025-01-19 05:08:17

绮陌高楼竞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怜。

也应自有寻春日,虚度而今正少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羡醉
作者: 元稹

绮陌高楼竞醉眠,
共期憔悴不相怜。
也应自有寻春日,
虚度而今正少年。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街道和高楼大厦中,人们竞相沉醉入眠,
大家都期待在这憔悴的状态中不再互相怜惜。
也应该有自己的寻春之日,
如今正是年轻虚度的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绮陌:华丽的街道,形容繁华的环境。
  • 高楼:指高大的建筑,象征繁华的都市生活。
  • 醉眠:沉醉于酒色之中,形容人们的放纵。
  • 憔悴:形容身体或精神状态的疲惫,指代醉酒后对生活的麻木。
  • 寻春日:寻找春天的日子,象征希望和生机。
  • 虚度:空虚地度过,浪费时间。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无奈与放纵,反映了酒色生活的消极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号方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31年。他与白居易齐名,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生活。元稹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丽细腻的爱情诗,也有直白的讽刺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稹的青年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年轻人常常沉醉于酒色之中,忽略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这首诗借助对醉酒的描写,表达了对虚度光阴的感慨。


诗歌鉴赏:

《羡醉》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唐代繁华都市生活中的一种颓废和无奈。诗中“绮陌高楼竞醉眠”的开篇,立刻带给人一种华丽而又迷惘的意象,反映出城市生活的表面繁华与内心的空虚。元稹通过对酒色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在享乐中的迷失,尤其是年轻人对生活的漠视与怠惰。

“共期憔悴不相怜”一句,传达出一种冷漠的情感状态,似乎在说即便我们都在经历相同的痛苦,也无暇顾及彼此的感受。这种孤独感在繁华的表象下显得更加刺眼。接下来的“也应自有寻春日”,则暗示了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依然渴望着希望与生机,期待着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句“虚度而今正少年”则是对年轻时光的无奈叹息,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在醉生梦死中错过了人生的宝贵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通过对比,元稹让我们感受到即使在享乐的状态中,内心也可能是空虚的,进而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绮陌高楼竞醉眠:描绘了一幅繁华的都市景象,说明人们沉迷于酒色,放纵自己。
  2. 共期憔悴不相怜:表达了在享乐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
  3. 也应自有寻春日:暗示生活中仍然存在希望,期待寻找美好的日子。
  4. 虚度而今正少年:感叹年轻时光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绮陌高楼”与“醉眠”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比喻:通过“醉眠”比喻对享乐的沉迷与放纵。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繁华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年轻人在享乐中迷失自我的状态,同时传达出对人生短暂、珍惜青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陌:象征繁华与奢华的生活环境,反映社会的繁荣与浮华。
  • 高楼:象征都市的繁华与人们的追求。
  • 醉眠:象征迷失与麻木。
  • 憔悴:象征疲惫与失落。
  • 寻春日: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空虚的情感氛围,深刻反映了年轻人在享乐中迷失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羡醉》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元稹
    C. 杜甫
    D. 李白

  2. “绮陌高楼竞醉眠”中的“绮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华丽的街道
    C. 诗人的名字
    D. 一种花

  3. 诗中提到的“寻春日”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时光
    B. 未来的希望
    C. 享乐的生活
    D. 失去的青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人生的感慨。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

诗词对比:

  • 《羡醉》 vs. 《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涉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但《羡醉》更强调对享乐的思考,而《春江花月夜》则更侧重于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描写时间与美好事物的态度上有所不同,却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