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安道惠马》

时间: 2025-01-04 08:54:08

从事年来鬓似蓬,破车倦仆众人中。

作诗仅比穷张籍,得马还从老晋公。

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

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駸駸两耳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张安道惠马
作者: 苏辙

从事年来鬓似蓬,
破车倦仆众人中。
作诗仅比穷张籍,
得马还从老晋公。
夜起趋朝非所事,
晓骑行乐定谁同。
惯乘款段游田里,
怯听駸駸两耳风。

白话文翻译:

我从事政务多年,鬓发已如蓬草般凌乱,
破旧的车子和疲惫的仆人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
我作诗的水平仅比穷困的张籍稍好,
得到的马还得靠老晋公的恩惠。
夜里起身奔走早朝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清晨骑马游玩乐趣又有谁能与我共享呢?
我习惯于乘着马儿游历田野,
却又害怕耳边风声的呼啸。

注释:

  • 鬓似蓬:鬓发像蓬草一样杂乱,形容年华已逝,生活艰辛。
  • 破车倦仆:破旧的车子和疲倦的仆人,反映生活困顿。
  • 穷张籍:指张籍,古代著名的穷困诗人,表达自己的诗才有限。
  • 老晋公:指晋公,可能是指某位有恩惠的朋友。
  • 趋朝:指奔走朝廷,形容公务繁忙。
  • 怯听駸駸:对马奔跑声的恐惧,表明内心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然,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广泛,常以个人体验和社会现实相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政务繁忙的生活中,他感叹年华流逝,追忆往昔的轻松与自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生活困境,展现了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诗的开头以“从事年来鬓似蓬”入手,直接表现出诗人多年忙于政务,生活的艰辛与疲惫感。接着,诗人用“破车倦仆”来描绘自己的日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在众人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比“作诗仅比穷张籍”,诗人自谦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华有限,似乎对自己的创作感到不满。

“得马还从老晋公”一语,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着他对现实的无奈。随后的“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更是直白地表达出他对朝政的厌倦与对游乐的向往,甚至在夜晚忙碌到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駸駸两耳风”,则传递出一种内心的矛盾,虽然习惯于骑马游玩,但对耳边的风声又感到畏惧,暗示着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事年来鬓似蓬:表达了诗人多年忙于政务,生活的压力导致鬓发凌乱。
  2. 破车倦仆众人中:破旧的车与疲惫的仆人,象征着生活的困顿。
  3. 作诗仅比穷张籍:自谦,认为自己的诗才不如穷困的张籍。
  4. 得马还从老晋公:得到的马是依赖于朋友的恩惠,表现出对友人的感激。
  5. 夜起趋朝非所事:夜晚起床奔走早朝,不是他所追求的生活。
  6. 晓骑行乐定谁同:晨起骑马游乐,但无人共享。
  7. 惯乘款段游田里:习惯骑马游历田野,享受自然。
  8. 怯听駸駸两耳风:害怕耳边风声,内心充满矛盾。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了诗人的艰辛与自由的向往,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 比喻:用“鬓似蓬”来形容疲惫,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诗歌核心在于对官场繁忙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友人的感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鬓发:象征年华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 :象征自由与快乐,但也暗示依赖与无奈。
  • 风声:象征内心的恐惧与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的疲惫与无奈?

    • A. 对友人的感激
    • B. 对诗才的自谦
    • C. 生活的困顿
    • D. 对朝政的厌倦
  2. “鬓似蓬”中的“蓬”主要象征:

    • A. 生活的美好
    • B. 年华的流逝与疲惫
    • C. 诗人的才华
    • D. 友谊的珍贵
  3. 诗中提到的“老晋公”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一位官员
    • C. 诗人的敌人
    • D. 不明人物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但更加侧重于田园的宁静和自然之美,而苏辙则更强调了生活的无奈与内心的矛盾,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