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21:4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来无事得遨游,
奉使清闲亦自由。
拨弃簿书成一饱,
留连语笑失千忧。
旧书半卷都如梦,
清簟横眠似欲秋。
闻说归朝今不久,
尘埃还有此亭不。
白话文翻译:
从东边来游玩,毫无忧虑,
受命于人,享受这份清闲和自由。
抛弃书本,尽情享受美好时光,
欢声笑语中,忘却了千般烦恼。
旧书的半卷如同梦境,
在清凉的竹席上横卧,似乎想要沉醉于秋天。
听说归国的日子不远,
但尘世的喧嚣,还有这里的亭子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来:从东边来,指作者的旅行或游玩之地。
- 奉使:接受命令或托付,表示一种闲适的心态。
- 拨弃:抛开、放下。
- 簟:竹席,这里指睡卧之处。
- 尘埃:世俗的烦恼与纷扰。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的典故引用,但“清簟横眠”可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相关,表现了追求清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东坡的弟弟,以散文、诗词和词曲而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内容多描写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的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经历波折,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首句“东来无事得遨游”开篇即展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似乎是对外界纷扰的无视。在这片静谧的环境中,诗人可以放下心中的负担,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此时的他,不再被繁华的城市生活所困扰,反而在这份清闲中找到了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拨弃簿书成一饱”表达了对书本知识的放下,暗示了对世俗成就的淡泊。在“留连语笑失千忧”的描写中,生动地刻画出诗人与友人的欢聚,生动而又自由的气氛让人倍感温暖。
“旧书半卷都如梦,清簟横眠似欲秋”则通过梦境和秋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此刻的安宁与美好。最后,诗人提到“闻说归朝今不久”,虽有归家的思念,却也带着对现状的留恋与不舍,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世俗的超然,展现了苏辙的高洁品格和豁达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来无事得遨游:从东边而来,行程无事,可以悠闲游玩。
- 奉使清闲亦自由:受命于人,享受这份清闲自在。
- 拨弃簿书成一饱:放下书本,尽情享乐,心满意足。
- 留连语笑失千忧:与友人欢聚,嬉笑中忘却了所有烦恼。
- 旧书半卷都如梦:翻开旧书,宛如梦境,迷失在其中。
- 清簟横眠似欲秋:在凉爽的竹席上横卧,仿佛想要沉醉于秋日的宁静。
- 闻说归朝今不久:听说归国的日子不远。
- 尘埃还有此亭不:世俗的纷扰中,这个亭子是否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旧书”比作“梦”,表现了对过去的无奈和怀念。
- 对仗:诗句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诗中用“竹席”和“秋”来营造宁静的氛围,反映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然。诗人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归家的思索与期待,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来”:象征新的开始和旅途的探索。
- “簟”:代表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 “旧书”:象征过去的记忆和知识的沉淀。
- “秋”:象征成熟与宁静的心境。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是谁?
- A. 苏东坡
- B. 苏辙
- C. 陶渊明
-
诗中提到的“清簟”是什么?
- A. 书本
- B. 竹席
- C. 秋天
-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 A. 忧伤
- B. 追求自由与闲适
- C. 对工作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苏辙的诗歌与陶渊明的《饮酒》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田园生活的恬淡和自然之美,而苏辙则在游玩中融入了对世俗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苏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