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次其年韵,戏柬西樵司勋》
时间: 2025-01-06 13:51: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钿车初下,见佩声才杳,香尘犹绿。
翡翠帘深稳护住,十二屏风曲曲。
金缕裙襦,水仙薰透,春暖香盈斛。
争筹打马,红窗听赛卢犊。
谁信霜冷篱门,蕉黄空似纸,有愁难录。
认是桃源迷去路,冷隔千溪寒玉。
想像云然,非烟能拟,秀夺三秋菊。
重来觅晤,臣当三薰三沐。
白话文翻译
一辆华丽的轿车刚刚停下,耳边只听见佩饰的声响渐渐消失,香气和尘埃还留存着绿色的生机。
翡翠色的帘幕深深地保护着,十二扇屏风曲折地排列着。
金线绣制的裙子和服装,水仙的香气透出,春天的暖意使香气充盈着整个房间。
大家争着上马,红窗下听着赛马的声音。
谁能相信秋霜已经冷冷地覆盖了篱笆,蕉叶的黄似纸一样,愁绪难以记录。
认定是桃源的迷途,冷冷的隔着千溪的寒玉。
想象着如云的景象,非烟雾所能比拟,胜过三秋的菊花。
再一次回来寻访,臣当三次熏香,三次沐浴。
注释
字词注释:
- 钿车:指装饰华丽的轿车。
- 佩声:指佩饰碰撞发出的声音。
- 香尘:指香气和尘埃。
- 翡翠帘:一种装饰用的帘子,象征华贵。
- 金缕裙襦:用金线绣制的裙子。
- 三薰三沐:指用香熏和沐浴来表达对待宾客的礼遇。
典故解析:
- 桃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乡,象征着远离尘世纷扰的美好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其诗风以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交生活的场景,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念奴娇 次其年韵,戏柬西樵司勋》是一首充满生动细腻描写的词作,通过描绘社交生活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的“钿车初下”,便营造出一种华丽的氛围,接着的“香尘犹绿”则暗示着生机与希望。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翡翠帘”、“金缕裙襦”等,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奢华与精致,营造出一种梦幻的社交场景。
诗人在描写中又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谁信霜冷篱门”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认是桃源迷去路”则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人仿佛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归宿。结尾部分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愿意再次追寻那种温暖与美好的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钿车初下:描绘了华丽轿车刚刚到达的场景,暗示着贵族或上层人士的生活。
- 见佩声才杳,香尘犹绿:随着轿车的到来,耳边的佩饰声渐渐消失,香气依旧弥漫,表露出温暖的氛围。
- 翡翠帘深稳护住,十二屏风曲曲:描绘了一个精致的室内环境,象征着安静与雅致。
- 金缕裙襦,水仙薰透,春暖香盈斛:细腻的衣着和春天的气息,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富足。
- 争筹打马,红窗听赛卢犊:描写了热闹的社交场面,表现了生活的欢愉。
- 谁信霜冷篱门,蕉黄空似纸,有愁难录:对比现实的苍凉与理想的美好,表露出内心的愁苦。
- 认是桃源迷去路,冷隔千溪寒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境遇的失落。
- 想像云然,非烟能拟,秀夺三秋菊:幻想中的美好,超越了现实的局限,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重来觅晤,臣当三薰三沐: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相聚的情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蕉黄空似纸”,通过比喻展现了枯寂的景象。
- 对仗:如“金缕裙襦,水仙薰透”,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优美的描写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愉悦与愁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钿车:象征奢华与荣耀。
- 翡翠帘:象征富贵与美丽。
- 桃源:象征理想与梦幻世界。
- 水仙:象征纯洁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钿车初下,见佩声才杳,香尘犹绿中“香尘犹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寂静
- B. 温暖
- C. 凄凉
- D. 忧伤
- 答案:B
-
“重来觅晤,臣当三薰三沐”中“臣”指的是谁?
- A. 宾客
- B. 诗人自己
- C. 朋友
- D. 亲人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陈世祥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而陈世祥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清雅的社交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