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茧馆三眠老,桑村独树春。
坐看黄更陨,应有一寒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在茧馆里已经睡了三天的老者,独自坐在桑树村中,静静地观察着黄昏时分的变化。或许,这时有一个寒冷的人出现在这幅宁静的画面中。
注释:
- 茧馆:指养蚕的地方,诗中暗示与桑蚕相关的生活。
- 三眠:形容老者在茧馆中已连续睡了三天,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老者的疲惫。
- 桑村:指有桑树的村庄,暗指养蚕和与之相关的乡村生活。
- 坐看黄更陨:黄昏时分,坐着观看天色的变化,"更陨"意为天色逐渐暗淡下来。
- 寒人:指在春天的黄昏中感到寒冷的人,可能是隐喻或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生活的细腻观察,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芗林五十咏》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部诗集,展示了作者对乡村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情风俗的观察。这首《柔桑陌》反映出作者在春天时节对生活的沉思,同时也传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柔桑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春日的乡村图景,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情厚谊。诗的开头“茧馆三眠老”引人入胜,老者的形象不仅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岁月的象征,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接着“桑村独树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独树的存在仿佛是春天的守护者,生机盎然但又显得孤独。
“坐看黄更陨”一句,时间的变化在此显得尤为重要。黄昏的降临让人感受到一丝凉意,诗人通过观察黄昏的变化,巧妙地引入了一种哲理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
最后一句“应有一寒人”的出现,给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思考层面。这个“寒人”既可以是现实中的行人,也可以是诗人内心的某种感受,寓意丰富,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温暖而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深邃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茧馆三眠老:开篇即点明地点与人物,老者在茧馆中沉睡,暗示着他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
- 桑村独树春:描绘了一个春天的乡村,独立的桑树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也衬托出老者的孤独。
- 坐看黄更陨:老者静坐观察黄昏,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
- 应有一寒人:最后一句引发联想,令人思考人际关系与陪伴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人”作为一种象征,寓意孤独与人际关系的缺失。
- 拟人:通过描述黄昏的变化,使自然景象具有人类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展现了良好的对仗工整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乡村为背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传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茧馆: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循环,暗示着繁忙的乡村生活。
- 桑村:代表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生机勃勃的春天。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寒人:暗示孤独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柔桑陌》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
诗中“寒人”指的是什么? a) 一个人
b) 孤独的心情
c) 两者皆是 -
“茧馆三眠老”中提到的“茧馆”指什么? a) 一个旅馆
b) 养蚕的地方
c) 一个学校
答案:
- b) 杨万里
- c) 两者皆是
- b) 养蚕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杨万里《柔桑陌》都描绘了春天的场景,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和时代的忧虑,而杨万里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和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