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时间: 2025-01-08 21:41: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
六年不折章台柳,婆娑顿惊如许。
带绾同心,钿留香誓,谁料都无凭据。
飘零累汝。问落尽棠梨,夜凉秋雨。
珊枕银屏,梦醒独自甚情绪。
桃花纵然如故。画梁双燕子,归去飞误。
著破青衫,抛残铁拨,等是天涯迟暮。
琴心久负。便药市飞龙,捣来霜杵。
刻骨相思,可能医得否。
白话文翻译:
六年来章台的柳树依旧没有折断,轻轻摇曳的姿态让我惊讶。
情意缠绵的誓言,却没有任何的凭证。
飘落的花瓣让我牵挂,问那棠梨花已经落尽,夜里凉风细雨。
我在珊瑚枕上,银色屏风前,梦醒来时,心中满是情绪。
桃花依旧如昔,画梁上的双燕子却误了归期。
我穿着破旧的青衫,抛弃了残破的铁拨,面对的是天涯的迟暮。
琴心久负,便像在药市上飞龙,捣来霜杵。
刻骨的相思,能够治愈吗?
注释:
- 章台柳:古代女子常在章台柳下抚琴吟唱,象征柔情与美好。
- 婆娑:形容柳树摇曳的姿态。
- 钿留香誓:指用金钿作为誓言的象征,表达情感的坚定。
- 棠梨:指一种树,春天开花,象征美好却又易逝的爱情。
- 珊枕:用珊瑚做成的枕头,象征珍贵与柔情。
- 青衫:青色衫衣,代表简单的生活。
- 药市飞龙:比喻寻找药材的艰难,暗含对情感的渴望与不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冒广生,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独特,情感细腻,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相互交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经历爱情波折之际,表达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清代社会中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齐天乐》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与无奈。开篇即提到“六年不折章台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过往的留恋,柳树摇曳之间,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心中那份惆怅与不舍。
接着,诗人将“带绾同心”的情感与“谁料都无凭据”的失落结合,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最终的无奈。这里的“钿留香誓”更是让人感受到誓言的甜美与最终的空洞。随着诗意的推进,作者的情感愈加深沉,夜凉秋雨中,孤独的梦醒,映射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桃花纵然如故”,虽桃花依旧美丽,却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变化。双燕子归去飞误,代表着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词通过意象的层层叠加,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无望的惆怅。
最后一句“刻骨相思,可能医得否”直接表露了对情感的思考,感情的痛苦与孤独如同药市中的飞龙与霜杵,难以调和,令人深思。整首词在情感的深度与细腻上都做到了极致,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年不折章台柳:时光荏苒,六年过去,柳树依旧挺立,寓意时间的延续与坚持。
- 婆娑顿惊如许:柳树的摇曳让人惊艳,反映了情感的美好与不可追忆的现实。
- 带绾同心,钿留香誓:表达爱情中美好的誓言,却又显得脆弱。
- 飘零累汝:花瓣的飘落象征着爱情的逝去,也带来内心的牵挂。
- 问落尽棠梨,夜凉秋雨:对秋夜的描写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珊枕银屏,梦醒独自甚情绪:梦醒时分的孤独感,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 桃花纵然如故:美好事物依旧存在,但情感已然不同。
- 画梁双燕子,归去飞误:燕子的归期误了,暗喻爱情的错失。
- 著破青衫,抛残铁拨:破旧的衣物与残缺的乐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失落。
- 琴心久负:心中对音乐的热爱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
- 便药市飞龙,捣来霜杵:艰辛的生活与对爱情的渴望形成对照。
- 刻骨相思,可能医得否:情感的深刻与痛苦,发出无奈的疑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情比作花瓣、燕子等意象,通过自然景物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柳树的婆娑摇曳,赋予了情感生命,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桃花纵然如故,画梁双燕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与无奈,表达了在经历时间与现实考验后,依旧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棠梨:美好而易逝的爱情。
- 桃花:青春与美好的象征。
- 燕子:象征归属与失落。
- 青衫:简单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六年不折章台柳”中的“章台柳”象征什么? a) 忍耐
b) 纯真的爱情
c) 失落的青春
d) 时间的流逝 -
诗中“刻骨相思,可能医得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望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答案:
- b) 纯真的爱情
- b) 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回忆与失落,但更注重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情感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