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昌期》
时间: 2024-12-29 18:0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山载群仙,峨峨咸浪中。
云衣剪不得,此路安可从。
我生亦何事,出门如飞蓬。
白日又黄昏,所悲瑶草空。
虫声故乡梦,枕上禾黍风。
吾道如未丧,天运何时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座高山上居住着众多仙人,巍峨高耸在海浪之中。云朵如衣,无法剪裁,这条路又怎能通行?我的一生又有什么大事呢,出门时如同飞舞的蓬草。白天变得昏黄,令人悲伤的是瑶草空无一物。虫鸣声中,我梦回故乡,枕边吹来禾黍的风。我感觉我的道理似乎没有失去,但天命何时才能实现呢?
注释:
- 三山:指道教的三座仙山,象征神仙的栖息地。
- 群仙:众多的神仙,代表理想和逍遥。
- 咸浪:广阔的海浪,形容自然的壮丽。
- 云衣:指云彩,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美丽。
- 飞蓬:比喻无依无靠,随风飘荡的状态。
- 瑶草:美好的草,象征理想和美好事物。
- 禾黍风:指稻谷和黍米的清香,唤起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洵美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借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困惑。
诗歌鉴赏:
《答李昌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的“三山载群仙”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仙人栖息的高山象征着理想的生活,而“咸浪中”的壮丽自然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以“云衣剪不得”表明实现理想的困难,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白日又黄昏”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对理想的失落,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与渴望。而“虫声故乡梦”则将情感带回到故乡,以自然的声音唤起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理想生活的双重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透出一种失落与思索,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结尾的“吾道如未丧,天运何时通”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期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山载群仙:描绘理想中的境界,仙人寓意着理想的生活。
- 峨峨咸浪中: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间理想的遥不可及。
- 云衣剪不得:表达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
- 此路安可从:对人生道路的疑问与困惑。
- 我生亦何事:对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反思。
- 出门如飞蓬:比喻无依无靠,随风漂泊的状态。
- 白日又黄昏:时间流逝,理想渐行渐远。
- 所悲瑶草空:对美好事物空无的悲哀。
- 虫声故乡梦:乡音的唤起与对故乡的思念。
- 枕上禾黍风:故乡的气息与自然的亲切感。
- 吾道如未丧:对自身理想的坚持。
- 天运何时通:对命运的期待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飞蓬,表现无依无靠的状态。
- 对仗:如“虫声故乡梦,枕上禾黍风”,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山:象征理想与追求。
- 群仙:代表超脱与自由。
- 云衣:自然之美,生活的理想。
- 瑶草:美好事物的象征。
- 禾黍: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山”象征什么?
- A. 理想生活
- B. 现实困境
- C. 个人命运
- D. 自然景色
-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 A. 乐观积极
- B. 无奈与困惑
- C. 绝望放弃
- D. 随意漂泊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杨洵美与王维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具禅意,而杨洵美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