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月夜》

时间: 2025-01-17 09:59:09

如镜窥妆逗小楼,真珠帘外半痕收。

倒簪花影上人头。

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

柳丝浓翠拂鞋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镜窥妆逗小楼,真珠帘外半痕收。
倒簪花影上人头。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
柳丝浓翠拂鞋钩。

白话文翻译

在小楼前,如同镜子一般窥视着妆容,
珠帘外的月光洒下,留下半边影子。
花影倒映在头上,仿佛是簪子倒了。
品味着秦筝的初次曲调,
在花前伴着露水,嬉戏千秋岁月。
柳丝浓郁的绿色轻轻拂过鞋钩。

注释

  • 如镜窥妆:像镜子一样看着妆容,形容月光的明亮。
  • 真珠帘:指用珍珠装饰的帘子,暗示华丽的场景。
  • 倒簪花影:花影倒映,仿佛簪子倒了,形容花影与人的关系。
  • 秦筝:古代乐器,这里指一种古典音乐。
  • 和露耍千秋:在露水中嬉戏,象征青春的快乐。
  • 柳丝浓翠:指柳树的枝条,形容其翠绿的颜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绍莘(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承宗,号澄江,晚号一庵,初居于江南,后迁居于南京。他的诗歌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浣溪沙 月夜》创作于明代,正是文人雅士常常在月夜吟咏之时。诗中通过描绘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浣溪沙 月夜》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象的词作,诗人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开头的“如镜窥妆”便营造了一个优雅的氛围,月光如镜子般照耀着小楼,映出女子的妆容,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温柔的美感。接着“真珠帘外半痕收”,则通过对月光和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神秘感。

诗中“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仿佛在月下听到了秦筝的乐声,伴随着花前的露水,尽情享受那份悠然自得的快乐。最后一句“柳丝浓翠拂鞋钩”则将意象推向了一个更为生动的场景,柳丝轻拂,生动地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使整首词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恰如其分地把月夜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如镜窥妆逗小楼: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女子妆容,月光与女子的美丽相映成趣。
  2. 真珠帘外半痕收:珠帘外的月光洒下,留下了影子,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3. 倒簪花影上人头:花影倒映在人的头上,形象生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4. 品得秦筝初度曲:诗人陶醉于秦筝的音乐,表现了对古典文化的欣赏。
  5. 花前和露耍千秋:在花前的露水中玩耍,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6. 柳丝浓翠拂鞋钩:柳丝轻拂,生动地描绘了春意,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如镜”来比喻月光的明亮,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
  • 拟人:花影与人头的结合,赋予了花影以人的感情,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真珠帘外”和“倒簪花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的珍惜以及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纯洁、宁静与浪漫。
  • 花影:象征着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 柳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秦筝:象征着古典文化与优雅的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镜窥妆”意指: a) 月光明亮
    b) 眼镜的反射
    c) 妆容精致

  2. “品得秦筝初度曲”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笛子
    c) 秦筝

  3. 诗中描绘的场景是: a) 白天
    b) 黄昏
    c) 月夜

答案

  1. a) 月光明亮
  2. c) 秦筝
  3. c) 月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施绍莘的《浣溪沙 月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月夜的美丽,前者注重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后者则更多的是对乡愁的抒发。两首诗都通过月光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施绍莘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