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明来访》

时间: 2025-01-01 13:38:04

研席相从昔少年,白头谁信两苍然。

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

告我明朝还又别,对床终夕不成眠。

交游存没休休说,且为梅花釂玉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刘景明来访
作者:杨万里〔宋代〕

研席相从昔少年,白头谁信两苍然。
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
告我明朝还又别,对床终夕不成眠。
交游存没休休说,且为梅花釂玉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刘景明的友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回忆起与刘景明相识的少年时光,感叹如今两人都已白头,不再年轻。刘景明从遥远的八桂三湘而来,诗人忆起十年前在双松下的美好时光。明天又要离别,诗人夜不能寐,想与刘景明聊聊交友的得失。最后,诗人提到为梅花酿酒,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注释:

  • 研席:用石制成的席子,古时文人雅士用以读书写字。
  • 苍然:形容头发变白,苍老的样子。
  • 八桂三湘:指广西和湖南的地区。
  • 双松:可能指诗人和友人曾在松树下相聚的地方。
  • 梅花釂玉舡:梅花酿酒,可能隐喻酒的清香,"玉舡"则指盛酒的器皿。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常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与友谊相关的情感。
  • "双松"可以引申为两人曾经的友谊,如松树般坚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中常蕴含清新自然的风格。他的诗常以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友谊的回忆和珍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赠刘景明来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与刘景明之间深厚的友谊。开篇以“研席相从昔少年”引入,诗人怀念年轻时的相伴,感叹岁月如梭,时光流逝让人倍感苍老。接着,诗人提到刘景明从遥远的地方赶来,这不仅表现了友谊的珍贵,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感。诗中“忆折双松十载前”一句,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淡淡的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刘景明即将离去,诗人“对床终夕不成眠”,展现了他内心的不舍与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且为梅花釂玉舡”,则是对未来的期许,愿意以梅花酿酒来继续滋养这段友谊,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研席相从昔少年:以“研席”引入,暗示文人雅士的生活,怀念年轻时的相伴。
  2. 白头谁信两苍然:感慨岁月无情,白头的事实令人难以相信。
  3. 来从八桂三湘外:刘景明从远方而来,表达了友人的珍贵。
  4. 忆折双松十载前: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5. 告我明朝还又别:即将离别,心中不舍。
  6. 对床终夕不成眠:因思念而无法入眠,突显情感的深度。
  7. 交游存没休休说:友谊的得失,体现了对往事的思考。
  8. 且为梅花釂玉舡:用梅花酿酒,寄托对友谊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青少年与白头之间的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
  • 意象:梅花象征高洁,松树象征长久的友谊。
  • 拟人:“终夕不成眠”,赋予夜晚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岁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传达出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主题,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研席:象征文人生活的雅趣,代表文化氛围。
  • 白头:象征岁月的流逝,感叹人生的无常。
  • 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暗示友情的珍贵与持久。
  • 双松:象征友谊的坚固与长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头”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年轻
    • B. 苍老
    • C. 美丽
    • D. 富贵
  2. “忆折双松十载前”中的“双松”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 B. 未来的希望
    • C. 生活的琐碎
    •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为何“对床终夕不成眠”?

    • A. 因为兴奋
    • B. 因为思念
    • C. 因为病痛
    • D. 因为孤独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赠刘景明来访》均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兄弟情深,后者则更强调友谊的珍贵与岁月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白、杜甫诗歌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赠刘景明来访》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