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作眉头皱,还成簟面班。
小风来不住,织遍一池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水面上涟漪的情景。起初水面皱起,像是眉头紧锁,接着水波荡漾,形成了鱼鳞般的纹路。小风不断吹来,水波荡漾,仿佛在池塘里编织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 眉头皱:形容水面因风吹而起皱,像人皱眉一样。
- 簟面班:簟是竹席的意思,面上出现的波纹像席子的纹路。
- 小风来不住:小风不停地吹来。
- 织遍一池间:像是在池塘中织造出无数的波纹。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织”字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形容风吹水面形成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宗子,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水纹二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水面在风中波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细腻的观察力。首句“初作眉头皱”,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水面情感,仿佛水面在诉说自己的忧愁。接着“还成簟面班”,将水纹比作竹席的纹路,形象生动而贴切,令人联想到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小风来不住”的描写,展现了风的无情与水的柔韧,形成鲜明对比。水面随着风的吹拂而不断变化,仿佛在编织一幅美丽的图画。“织遍一池间”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也隐喻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整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态度,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作眉头皱:水面刚开始受到风的影响,起了皱纹,似乎在表达一种忧愁。
- 还成簟面班:水面上的波纹形成了如同竹席上纹路般的图案,展现出细腻的自然美。
- 小风来不住:小风不停地吹来,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是持续的。
- 织遍一池间:水面上的波纹如同在编织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水面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比喻:将水纹比作竹席的纹路,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水面波纹的变化,表现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多样性,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水纹:象征柔和与变化,代表生活中细腻而瞬息万变的美。
- 小风:象征自然力量,代表着生活中的不可控因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初作眉头皱”是指什么? A. 水面起皱
B. 人的表情
C. 风的强度
D. 竹席的纹路 -
“织遍一池间”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水面波纹的美丽
B. 风的力量
C. 生活的忙碌
D. 诗人的忧愁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水纹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在题材上都涉及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杨万里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