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张栻 〔宋代〕 睡觉西山月正平,荷香不断晓凉生。 园中只鹤知人意,已作金风警露声。
白话文翻译:
醒来时西山的月亮正圆,荷花的香气在清晨的凉意中不断传来。 园中孤独的鹤似乎懂得人的心意,已经发出了秋风中警示露水的声音。
注释:
- 睡觉:醒来。
- 西山:指西边的山。
- 月正平:月亮正圆。
- 荷香不断:荷花的香气持续不断。
- 晓凉生:清晨的凉意产生。
- 只鹤:孤独的鹤。
- 知人意:似乎懂得人的心意。
- 金风:秋风。
- 警露声:警示露水的声音,暗示秋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张栻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是他在城南书院创作的一系列诗作之一,反映了他在书院中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醒来的景象,西山的月亮、荷花的香气、园中的鹤,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中的“只鹤知人意”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鹤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切体验。
诗词解析:
- 首句“睡觉西山月正平”,通过“睡觉”和“月正平”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醒来时看到的宁静夜景,月亮正圆,给人以宁静和圆满的感觉。
- 次句“荷香不断晓凉生”,以“荷香”和“晓凉”两个意象,传达了清晨的清新和凉爽,荷花的香气不断传来,增添了清晨的生机。
- 第三句“园中只鹤知人意”,运用拟人手法,将鹤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末句“已作金风警露声”,以“金风”和“警露声”两个意象,暗示了秋天的到来,鹤的声音警示着季节的变换,增添了诗的深意。
修辞手法:
- 拟人:“园中只鹤知人意”,将鹤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表达。
- 意象:通过“月正平”、“荷香”、“晓凉”、“金风”、“警露声”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宁静、生机和季节变换的主题。
意象分析:
- 月正平:象征宁静和圆满。
- 荷香:象征清新和生机。
- 晓凉:象征清晨的凉爽和清新。
- 只鹤:象征孤独和深邃。
- 金风:象征秋天的到来和季节的变换。
- 警露声:象征季节的警示和生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睡觉”指的是什么? A. 睡觉 B. 醒来
- “荷香不断晓凉生”中的“晓凉”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凉爽 B. 夜晚的凉爽
- “园中只鹤知人意”中的“只鹤”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热闹
- “已作金风警露声”中的“金风”指的是什么? A. 春风 B. 秋风
答案:1. B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栻的其他诗作,如《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中的其他诗篇,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 其他宋代诗人的田园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可以进行风格和主题的对比。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与苏轼的《题西林壁》对比,可以探讨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的不同手法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