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今词客。生把黄金镌艳笔。悱恻苍凉。不老华鬘即醉乡。传钞万纸。慧业心灵都不死。击碎珊瑚。十丈苍虹出草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古今词人的情怀,他们用金色的笔在纸上书写出绚丽的词句,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与苍凉。即使往事如烟,华美的词句依旧能让人沉醉在那美好的乡愁中。千百年来,传承的作品让智慧与灵魂得以长存。在这过程中,诗人似乎击碎了珊瑚,创造出如同十丈长虹般的壮丽景象,仿佛从草庐中升起。
注释:
- 生把黄金镌艳笔:用金色的笔写出华丽的词句,表现了词人的才能和自信。
- 悱恻苍凉:情感复杂而又带着悲凉。
- 华鬘:指华美的饰物,象征着美好事物。
- 传钞万纸:指那些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众多。
- 慧业心灵:智慧与心灵的追求。
- 击碎珊瑚:比喻创作的突破和创新。
- 十丈苍虹:形容壮丽的景色,表达人生的理想和壮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飞声,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清代,正值词坛繁荣时期,潘飞声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结合个人经历,表达对词的热爱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打动读者。潘飞声通过对古今词人的描绘,表现了对词的热爱与尊重。他用“黄金镌艳笔”形象地展示了词作的华美与力量,强调了词的艺术价值。而“悱恻苍凉”则捕捉到了词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有对往昔的感伤。词中提到的“华鬘”,不仅是对美的向往,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寄托。通过“传钞万纸”,潘飞声展示了词作的广泛影响力,暗示着智慧与灵魂的永恒。最后,作者以“十丈苍虹”结束,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理想,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古今词客”:指代历史上所有的词人,强调了词的传统与延续。
- “生把黄金镌艳笔”:描绘词人的创作过程,使用金色笔象征着词作的珍贵与华丽。
- “悱恻苍凉”:展现词中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柔情也有悲凉。
- “不老华鬘即醉乡”:即使岁月流逝,美丽的词句依然能够让人陶醉。
- “传钞万纸”:强调了词作的广泛传播与影响。
- “慧业心灵都不死”:智慧与灵魂的追求永远不会消失。
- “击碎珊瑚”:创造性的突破,象征着艺术的高峰。
- “十丈苍虹出草庐”:壮丽的景象象征着理想的追求,草庐则暗示了田园诗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词作比喻为金色的笔,强调其珍贵与美丽。
- 对仗:如“悱恻苍凉”与“不老华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赋予词人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词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人类在艺术领域的坚持与理想。
意象分析:
- 黄金:象征着珍贵与华丽,代表了艺术的崇高。
- 华鬘:美的象征,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珊瑚:象征着创造与突破,意味着艺术的价值。
- 苍虹:代表壮丽与理想,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金镌艳笔”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词人的才华
- B. 词作的珍贵
- C. 生活的艰辛
-
“不老华鬘即醉乡”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美好事物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by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by 辛弃疾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潘飞声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但潘的词更侧重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大全》
- 《词的艺术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