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谣。素屏谣》
时间: 2025-01-04 08:32: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
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
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
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
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
白话文翻译
素屏啊素屏,为什么不加装饰、不涂颜色呢?
当今世界难道没有李阳冰的篆书、张旭的笔迹吗?
边鸾的花鸟、张璪的松石呢?
我不想在你身上加上一笔一划,只想让你保持真实的白色。
我在香炉峰下建了草堂,两个屏风依靠在东西墙上。
夜晚如同明月照进我的房间,清晨如白云环绕着我的床。
我心中久养浩然之气,也希望与你内外相辉映。
难道你没有看到如今的宫殿和王宫,装饰着华丽的银屏风?
镶嵌着珠子、金属,五金七宝相互辉映。
贵族们在这里欣赏,也在其中安然入睡。
素屏啊素屏,事物各有其宜,各有其用。
如今你是木为骨、纸为面,舍弃我的草堂又要去何处呢?
注释
- 素屏:指没有装饰的屏风。
- 李阳冰:唐代著名书法家,以篆书著称。
-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闻名。
- 边鸾:指画家,擅长画花鸟。
- 张璪:指画家,擅长画松石。
- 浩然气:指正气、豪迈的气概。
- 甲第与王宫:指富贵人的住宅和皇宫。
- 缀珠陷钿:用珠子和金属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强调诗歌应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素屏谣》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奢华生活的批判。在当时社会中,随着财富的积累,奢华的生活方式愈发普遍,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素雅、真实生活的坚持。
诗歌鉴赏
《素屏谣》通过对“素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奢华物质的反感。诗的开头,白居易以“素屏素屏”反复呼唤,传达出他对这一事物的深切关注。他质疑为何素屏不加装饰,进而引出当世书法、绘画的名家,显示出他对艺术的尊重与欣赏。同时,诗中提到的“浩然气”,则表明了他心中的高尚理想。在描写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恬淡时,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在后半部分,诗人对比了奢华的宫殿与简朴的草堂,进一步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贵族们在华丽的环境中沉醉,却不知内心的空虚与失落。白居易质问“舍吾草堂欲何之”,不仅是对自身生活的思考,更是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批判。整首诗在质朴中透出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屏素屏:反复呼唤,强调其重要性。
- 胡为乎不文不饰:质疑素屏为何不加装饰,表现出对表面华丽的反感。
- 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引入名家,说明艺术的丰富性。
- 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表达对素屏真实状态的珍视。
-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自我介绍,展示生活的淡泊。
- 夜如明月入我室:描绘宁静夜晚的美好。
- 我心久养浩然气:表明内心修养的高尚情操。
-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对比奢华与简朴,批判社会风气。
-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总结观点,强调适合的生活方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展示语言的美感。
- 比喻:将生活与素屏对比,借物抒情,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朴生活的崇尚与对奢华生活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屏:象征纯洁与真实。
- 明月与白云:象征宁静与和谐。
- 草堂: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素屏谣》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 A. 喜欢装饰
- B. 珍视真实
- C. 不喜欢素屏
-
诗中提到的“浩然气”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高尚的情操
- C. 社会地位
答案
- B. 白居易
- B. 珍视真实
- B. 高尚的情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素屏谣》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则关注社会风气的批判与生活哲理的探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