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其二 李公子明湖秋宴》
时间: 2025-01-01 12:54:45意思解释
曲游春 其二 李公子明湖秋宴
作者: 王闿运 〔清代〕
原文展示
十顷澄莹水,有客亭负日,看人来去。
春怨难胜,不如秋好,碧云吟暮。
千古销金地,尽付与柳丝芦絮。
问荷花,照过倾城,还似旧时香否。
延伫。前游三过。记玉堂墙外,眉月弯处。
更有珠宫听红儿歌罢,较量词谱。
只恨诗人老,况近日黄流沙污。
怕图中画里相逢,又钩离绪。
白话文翻译
十亩清澈的水面上,有客人亭子背靠着落日,观看来来往往的人们。
春天的怨恨难以抵挡,不如秋天来得好,碧空中的云彩在傍晚吟唱。
千古以来的美景,尽数化为柳丝和芦絮。
问荷花,你曾照耀过倾城之地,是否依旧有当年的芬芳?
我驻足不前,想起曾经游玩过三次,记得那玉堂墙外,弯弯的月亮。
还有珠宫里听红儿歌罢,吟唱词谱。
只恨诗人已老,况且近日黄沙污浊。
害怕在画中相逢,再次勾起离愁。
注释
- 十顷:指十亩,形容水面宽广。
- 负日:背靠着落日。
- 春怨:春天的忧愁。
- 倾城:形容美丽动人,足以倾倒整个城市的人。
- 珠宫:指华丽的宫殿。
典故解析
- “千古销金地”:暗指历史上著名的美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 “荷花”:在古代诗词中,荷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闿运(1682-1759),字子明,号岱卿,清代诗人,以诗、词、文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作者在明湖参加宴会,抒发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秋天的赞美,兼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闿运的《曲游春 其二》是一首既描绘自然景色又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清澈的湖水和亭子,勾勒出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春天的怨恨与秋天的美好之间,作者选择了秋,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多次提到的“荷花”和“柳丝芦絮”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人生流逝的隐喻,寓意着美丽事物的脆弱和短暂。
此外,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诗人老去的惋惜,体现了人对时光的无奈与感伤。尤其在“怕图中画里相逢,又钩离绪”一句中,能够感受到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蕴含人生哲理,是清代诗词中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顷澄莹水,有客亭负日,看人来去:描绘了湖面清澈,亭子在落日的映照下,游人来来往往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春怨难胜,不如秋好,碧云吟暮:表达了春天的忧伤不如秋天的美好,暗示秋天的宁静与诗意。
- 千古销金地,尽付与柳丝芦絮:历史的美景已经化为过去,只剩下柳丝和芦絮,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问荷花,照过倾城,还似旧时香否:对荷花的询问,想知道它是否仍然保持着往日的芬芳,暗含对过去的怀念。
- 延伫。前游三过。记玉堂墙外,眉月弯处:停留思考,回忆起曾经多次游玩过的地方,月亮的弯曲形状引发思绪。
- 更有珠宫听红儿歌罢,较量词谱:提及在华丽的宫殿中听到红儿的歌声,表明诗人对词曲的热爱与追求。
- 只恨诗人老,况近日黄流沙污:感叹自己老去,同时表达对时局的失望,黄沙象征着污浊与衰败。
- 怕图中画里相逢,又钩离绪:害怕在画中重逢,勾起离愁,表现出对失去的恐惧和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古销金地”以金子比喻美好景色。
- 拟人:如“问荷花”使荷花具有人性。
- 对仗:如“看人来去”与“照过倾城”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展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澄莹水:象征清澈和宁静,表现自然之美。
- 柳丝:隐喻柔情与美好,象征着青春的逝去。
- 荷花:象征高洁和美丽,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
- 黄流沙:象征世事的污浊与变化,反映内心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十顷澄莹水”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湖面
- C. 池塘
- D. 海洋
-
“只恨诗人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 A. 自然
- B. 时间流逝
- C. 朋友
- D. 家乡
答案:
- B. 湖面
- B. 时间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闿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时间的思考,但王闿运更关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怀念过去的情感,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闿运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