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都五首》

时间: 2025-01-04 09:08:23

辙迹峰前聊息迹,忘归洞口未能归。

往来名利憧憧者,著脚仙都亦自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仙都五首
作者: 吴谨微 〔宋代〕

辙迹峰前聊息迹,
忘归洞口未能归。
往来名利憧憧者,
著脚仙都亦自稀。


白话文翻译:

在辙迹峰前稍作停留,
在忘归洞口却无法回去。
来往追逐名利的人,
在仙都这儿也显得稀少。


注释:

  • 辙迹: 指车辙的痕迹,这里可能暗示来往者的踪迹。
  • 峰前: 在山峰前面。
  • 聊息: 停留、休息。
  • 忘归: 忘记回去,表示对外界的留恋或迷失。
  • 往来: 来往、出入。
  • 名利: 名声和利益,代表世俗的追求。
  • 憧憧者: 追求名利的人。
  • 著脚: 脚踏在某处,表示到达、停留。
  • 仙都: 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象征理想境界。

典故解析:

“仙都”常指道教所描绘的理想境界,象征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忘归”,则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追逐使人们迷失在繁华的表象中,无法回归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谨微,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赞誉。吴谨微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体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名利之风盛行。许多士人追逐名利,然而吴谨微在此背景下反思这种追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批判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句“辙迹峰前聊息迹”,以“辙迹”的意象引入,暗示了人们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仿佛在无尽的追逐中,无法停下脚步。接下来的“忘归洞口未能归”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繁华世界中迷失的状态,忘记了最初的归属与安宁。

而“往来名利憧憧者”的描写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冷漠与批判,亦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著脚仙都亦自稀”则暗示,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真正能够坚守内心理想、追寻仙都境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辙迹峰前聊息迹: 这里的“辙迹”暗示了往来者的踪迹,表明众多追名逐利的人曾在此停留。
    • 忘归洞口未能归: 反映出人们因追逐而迷失,忘却了回归的方向。
    • 往来名利憧憧者: 指那些忙于追求名利的人,表明此类人群的普遍存在。
    • 著脚仙都亦自稀: 表达追求理想境界的人少之又少,暗示了当代人对理想的稀缺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 “往来名利憧憧者,著脚仙都亦自稀”运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 “仙都”作为比喻,象征理想与超脱,形成强烈的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名利追逐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繁华与迷失之间的思考,引导读者反思内心的真实需求。


意象分析:

  • 辙迹: 代表人们追逐的痕迹,象征世俗的名利追求。
  • 忘归洞口: 象征迷失与无法回归的状态。
  • 仙都: 代表理想的境界,象征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忘归”指的是?

    • A. 忘记归去的方向
    • B. 忘记了过去
    • C. 忘记了理想
    • D. 忘记了朋友
  2. “往来名利憧憧者”中的“憧憧”指什么?

    • A. 追求
    • B. 渴望
    • C. 忙碌
    • D. 迷失
  3.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了理想的境界?

    • A. 辙迹
    • B. 洞口
    • C. 仙都
    • D. 峰前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将进酒》: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吴谨微的诗在追求理想境界上有相似之处,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更加强调了个人的豪情壮志与对自由的渴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精华选》
  • 《吴谨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