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02 07:3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一桁帘漪荡晚烟,
青琴弹冷碧云天。
井栏梧叶传凉讯,
指下秋风起素弦。
怜皓魄,未归眠。
桂花摇影露涓涓。
销魂最是初三夜,
一握幺蟾瘦可怜。
白话文翻译:
一帘轻纱在晚烟中轻轻摇曳,
青色的琴声在冷冷的碧云下回荡。
井边的梧桐叶传来凉爽的消息,
指尖轻触,秋风拂动了素弦。
怜惜那皎洁的月光,未归入梦中。
桂花摇曳着影子,露水涓涓而下。
最让人销魂的,就是初三的夜晚,
一握那瘦弱的月亮,真是可怜。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桁:一帘,指帘子。
- 漪荡:轻轻摇动。
- 晚烟:晚上的烟雾。
- 青琴:青色的古琴。
- 素弦:指琴弦,象征清冷的音调。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初三夜:农历每月的第三夜,通常是月亮初升的夜晚。
- 幺蟾:指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
典故解析:
- 桂花:在古代诗词中,桂花常常象征着清香、团圆和思念。
- 皓魄与蟾:古代诗词中常用“蟾蜍”代指月亮,寓意夜晚的柔美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碧城(约1640-约1712),字文清,号碧城,清代女诗人,生于江苏。因其才情横溢、作品广泛而被称为“女词宗”。她的诗歌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常体现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吕碧城的创作高峰期。这首词反映了她在月夜之下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爱情与孤独的细腻情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月色皎洁,桂花香飘,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抒发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开篇“一桁帘漪荡晚烟”,用轻柔的意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忧伤的情感。紧接着“青琴弹冷碧云天”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冷寂与孤独。
“井栏梧叶传凉讯”,用细致的观察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离别情绪。“指下秋风起素弦”则表明诗人在夜晚的琴声中,感受到秋风的凉意,进一步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整个词作的情感逐渐加深,尤其是在“销魂最是初三夜”,诗人将自己与月亮的情感结合,表达出对月亮的怜惜与思念,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一握幺蟾瘦可怜”,将月亮比作瘦弱的蟾蜍,既表现出对月亮的怜惜,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独。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命、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桁帘漪荡晚烟:描绘轻纱在晚风中摇曳的画面,营造出宁静的气氛。
- 青琴弹冷碧云天:琴声在冷冽的天空下回荡,体现出孤独与清冷。
- 井栏梧叶传凉讯:井边的梧桐叶传来凉意,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暗示着思念。
- 指下秋风起素弦:轻触琴弦,秋风拂过,增强了思念的氛围。
- 怜皓魄,未归眠:对明亮月光的怜惜,意味着夜晚无法入眠。
- 桂花摇影露涓涓:桂花的影子在露水中摇曳,增添了夜晚的美感。
- 销魂最是初三夜:初三的夜晚最让人心醉,象征着圆满与美好。
- 一握幺蟾瘦可怜:将月亮比作瘦弱的蟾蜍,流露出对月亮的怜惜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瘦弱的蟾蜍,形象生动。
- 拟人:桂花的影子被赋予摇曳的动作,增添了灵动感。
- 对仗:如“青琴弹冷碧云天”中的“青琴”和“冷碧”形成对仗,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冷的夜晚与柔和的月光,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反映了诗人对情感与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带有一种温柔的忧伤。
- 青琴:象征艺术与情感,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 皓魄:象征着明亮的月光,带来宁静与孤独。
- 桂花:象征着思念与团圆,常与秋天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吕碧城
c) 杜甫 -
“一桁帘漪荡晚烟”中的“晚烟”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雾
b) 晚上的烟雾
c) 白天的阳光 -
“青琴”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孤独与清冷
b) 友情与欢乐
c) 家庭与温暖
答案:
- b) 吕碧城
- b) 晚上的烟雾
- a) 孤独与清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描绘了夜晚与思念的主题。
- 《月夜忆舍弟》 杜甫: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月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吕碧城的《鹧鸪天》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描写月夜的作品,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表达,后者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吕碧城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月亮与中国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