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杜宇》

时间: 2025-01-01 15:43:17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

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

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杜宇 宋祁 〔宋代〕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 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 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望帝的冤屈,哪里最令人同情。 蜀地的月亮在残夜时分,巴山的黎明即将到来。 周朝的军队曾化作鹤,齐国的王后也变成了蝉。 万物的变化都是如此,并非只有你是偶然。

注释:

字词注释:

  • 望帝:传说中的蜀国君主,因冤屈而死,其魂化为杜鹃鸟。
  • 底处:何处。
  • 蜀月:蜀地的月亮。
  • 巴山:指巴蜀地区的山。
  • 周军尝化鹤:传说周穆王的军队在战后化作鹤飞走。
  • 齐后亦为蝉:传说齐国的王后死后化为蝉。

典故解析:

  • 望帝冤:源自《华阳国志》,望帝杜宇因冤屈而死,魂魄化为杜鹃。
  • 周军化鹤:出自《列子·汤问》,周穆王的军队在战后化作鹤飞走。
  • 齐后为蝉:出自《庄子·外物》,齐国的王后死后化为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其诗文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表达深沉的思想感情。此诗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宋祁听到关于望帝的传说后,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诗中“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描绘了蜀地的夜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期待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强调了万物变化的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典故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
    • 首句提出望帝的冤屈,引发同情。
  2. 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
    • 描绘蜀地的夜景,营造凄凉氛围。
  3. 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 引用典故,强调万物变化的必然性。
  4. 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 总结万物变化,非偶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比喻万物变化的必然性。
  • 拟人:将蜀月和巴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动作。

主题思想:

  • 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强调了变化的必然性而非偶然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月:蜀地的月亮,象征凄凉。
  • 巴山:巴蜀地区的山,象征黎明。
  • 化鹤:象征变化。
  • 为蝉:象征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望帝”是指什么? A. 蜀国君主 B. 周朝君主 C. 齐国君主 D. 巴国君主
  2. 诗中“周军尝化鹤”出自哪个典故? A. 《列子·汤问》 B. 《庄子·外物》 C. 《华阳国志》 D. 《史记》
  3. 诗中“齐后亦为蝉”出自哪个典故? A. 《列子·汤问》 B. 《庄子·外物》 C. 《华阳国志》 D. 《史记》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李白《蜀道难》:描绘蜀道的艰险,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宋祁《闻杜宇》:两者都通过对蜀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列子·汤问》
  • 《庄子·外物》
  • 《华阳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