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9:18: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曲歌辞 其二》
作者: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腰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感慨。大道如青天,我却无法走出这条路。羞于和那些长安社中年轻人争宠,看到他们在赌梨栗时嬉笑玩乐。心中虽有才华,却只能弹剑作歌,发出苦涩的声音,去王门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淮阴的市井之中,大家都在嘲笑韩信,而汉朝的公卿却忌惮贾谊的才华。你难道没有见过昔日燕国对郭隗的重视吗?他虽然地位低微,却也能获得重用。辛弃疾和乐毅感恩于义,愿意倾尽所有效法英才。而如今昭王的白骨都被草丛覆盖,谁来清扫那片黄金台呢?行路艰难,我宁愿归去。
注释
- 青天:形容宽广的道路,象征理想或前途。
- 羞逐:羞于追逐、争逐。
- 赤鸡白狗:形容市井生活的琐碎,意指普通人。
- 淮阴市井:指淮阴的市集,韩信在这里被人们嘲笑。
- 黄金台:古代王朝的权力象征,指统治者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他的作品生动表现了对自由、理想和人生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是李白在游历过程中写成的,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渴望。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才华人士的冷漠和无情。
诗歌鉴赏
《杂曲歌辞 其二》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作,李白通过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大道如青天”引入,展示了理想的辽阔与个人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接着,诗人用“羞逐长安社中儿”对比那些追名逐利的年轻人,表达了自己对浮华生活的厌恶。
在后续描写中,李白提到历史人物韩信和贾谊,揭示了历史对人才的捧杀与冷落,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对人才态度的批判。他用“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来引出历史的对比,显示出对才能被重用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昭王白骨萦蔓草”结尾,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暗示了即使是黄金台也无法逃避时间的淘洗,最终归于平淡,令人感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道如青天:大道象征理想,青天表示广阔无边。
- 我独不得出:我却无法走出这条理想的道路,表达了无奈与失落。
- 羞逐长安社中儿:羞于和长安那些年轻人争宠,显示出诗人的自我认知。
- 赤鸡白狗赌梨栗:描绘市井生活的琐碎,反映出社会的浮华与虚无。
- 弹剑作歌奏苦声:用弹剑作歌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 曳裾王门不称情:去王门前请求,但得不到重视,突出社会的不公。
- 淮阴市井笑韩信:指淮阴的市井中对韩信的嘲笑,反映社会对人才的不理解。
- 汉朝公卿忌贾生:汉朝的公卿对贾谊的忌惮,揭示历史对人才的不公。
- 昔时燕家重郭隗:历史上燕国对郭隗的重视,反衬现今的社会状况。
- 剧辛乐毅感恩分:提到辛弃疾和乐毅,赞美他们的义气和才干。
- 昭王白骨萦蔓草:昭王的白骨被草覆盖,象征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
- 行路难,归去来:最后表达出行路艰难,宁愿归去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大道如青天”,将理想与现实进行对比。
- 对仗:如“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典故:多处引用历史人物,如韩信、贾谊等,增强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冷漠与不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天:象征理想与广阔的未来。
- 赤鸡白狗:象征平凡与琐碎的生活。
- 剑:象征才华与志向。
- 黄金台:象征权力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淮阴市井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韩信
- B. 贾谊
- C. 郭隗
- D. 乐毅
-
“大道如青天”的意思是:
- A. 理想很远
- B. 理想很广
- C. 理想很近
- D. 理想很高
答案
- A. 韩信
- B. 理想很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诗作都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两者风格各异,却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髓。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