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顷岁持节湖湘今二十四年白首重来亲旧十无二三感而有作》

时间: 2025-01-19 15:32:31

落日放扁舟,潇湘生暮愁。

故人疑不见,离思渺难收。

鼓瑟空遗恨,吹箫忆旧游。

刘郎今老矣,霜鬓不禁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予顷岁持节湖湘今二十四年白首重来亲旧十无二三感而有作
作者:蔡戡 〔宋代〕

落日放扁舟,潇湘生暮愁。
故人疑不见,离思渺难收。
鼓瑟空遗恨,吹箫忆旧游。
刘郎今老矣,霜鬓不禁秋。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落日下,我驾着小舟游弋于潇湘水畔,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愁绪。故人似乎已经不再见面,离别的思念难以收束。弹奏瑟琴只能留下空虚的遗恨,吹奏箫声却使我想起了往日的游玩。如今刘郎已是白发苍苍,霜染鬓边不禁感慨秋意。

注释

  • 扁舟:小舟,形状扁平。
  • 潇湘:指湖南一带的水域,常作为诗歌的意象。
  • 离思: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 鼓瑟:弹奏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刘郎:指作者自己,借用古诗中常见的“郎”字,象征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 霜鬓:指头发已白,如霜般,形容年老。

典故解析

“刘郎”在古诗中常用作自称,传达出对昔日青春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鼓瑟”和“吹箫”,均是古代常用的乐器,象征着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蔡戡重返故地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他感慨人生的流逝与旧友的疏远,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落日放扁舟”开篇,营造出了一幅美丽而又略显悲凉的画面。落日的余晖洒在湖面上,作者的心情与自然景色相互呼应,展现了对故土的眷恋。接着,诗人提到“故人疑不见”,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愁绪愈发加深。此时,弹奏瑟和吹箫的意象引入了音乐的元素,音乐在这里不仅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对往昔游玩的回忆的唤起。

最后两句“刘郎今老矣,霜鬓不禁秋”则是诗人的自省,岁月的流逝已使自己变得苍老,白发如霜,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无声叹息,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日放扁舟”:描绘了夕阳西下,作者在湖上划着小舟,感受着宁静的同时内心却隐隐感到忧愁。
    • “潇湘生暮愁”:潇湘水域在夕阳下,愁绪愈加浓厚。
    • “故人疑不见”:对旧友的思念与不安,似乎已经失去了联系。
    • “离思渺难收”:即使思念再深,也难以收回过去的时光。
    • “鼓瑟空遗恨”:弹奏瑟琴却只留下无尽的遗憾。
    • “吹箫忆旧游”:吹奏箫声唤起了与友人一同游玩的记忆。
    • “刘郎今老矣”:自称“刘郎”,感慨自己已不再年轻。
    • “霜鬓不禁秋”:头发如霜,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的流逝比作霜染鬓发,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各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营造出共鸣。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落日、扁舟、故人和音乐的描绘,表现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对旧友的思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尽头。
  •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 潇湘:代表故乡,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瑟与箫: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具有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代谁?

    • A. 作者自己
    • B. 旧友
    • C. 诗中的虚构人物
  2. “霜鬓”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旧游
    • C. 年老
  3.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 A. 琵琶与笛子
    • B. 瑟与箫
    • C. 二胡与锣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蔡戡的此诗在主题上均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但杜甫更加关注家庭关系,而蔡戡则是对友谊与青春的怀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呈现的意境和用词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 《诗词的魅力:从语言到意象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