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蛩有感》
时间: 2025-01-04 09:14: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蛩有感 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年年促织谁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清砧捣练对残月,玉箸啼红裁远衣。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飘飘秋梦到江湖,我欲东归鲙碧鲈。安能为尔将双泪,岁岁风前沾客裾。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夜晚,飞舞的萤火虫勾起了秋天的思绪,独自躺在空旷的山中,惊觉岁月的流逝。六月里竟然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傍晚时分,它们在庭院中咿咿作响。关河地区风大,气候萧瑟,碧绿的树叶早早地随秋风飘落。夜晚织布机不停地响着,常常抱怨寒冷,白色的纻麻衣衫显得格外轻薄。每年蟋蟀的鸣叫声最让人感到悲伤,堂上的美人愁眉不展。对着残月,用砧板捣练,玉制的筷子沾着红色的泪水,裁剪着远行的衣服。唐代的诗人劝告他们的主人,行路艰难,感叹岁月的迟缓。在这山城中听你鸣叫已经三年了,三年来白发比以前更多了。飘飘的秋梦让我想起了江湖,我想要东归,品尝那碧绿的鲈鱼。怎能为你流下双泪,每年都在风前沾湿客人的衣襟。
注释:
- 遥夜:漫长的夜晚。
- 飞萤:飞舞的萤火虫。
- 秋思:秋天的思绪。
- 空山:空旷的山中。
- 晚岁:晚年的岁月。
- 可堪:怎能忍受。
- 蛩:蟋蟀。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塞地区。
- 萧索:萧瑟,冷落。
- 碧树:碧绿的树木。
- 鸣机:织布机。
- 白纻:白色的纻麻。
- 吴衫:吴地的衣衫,指轻薄的衣物。
- 促织:蟋蟀的别称。
- 翠眉:翠绿的眉毛,指美人的愁容。
- 清砧:清脆的砧板声。
- 捣练:捣衣,指准备衣物。
- 玉箸:玉制的筷子。
- 啼红:沾着红色的泪水。
- 行迈:行路。
- 嗟岁暮:感叹岁月的迟缓。
- 山城:山中的城市。
- 飘飘:飘荡的样子。
- 秋梦:秋天的梦境。
- 江湖:泛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鲙:切细的鱼肉。
- 碧鲈:碧绿的鲈鱼。
- 沾客裾:沾湿客人的衣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诗人,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闻蛩有感》是他在山城居住时,听到蟋蟀的鸣叫声,引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因政治斗争被贬至山城,生活孤寂,对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无奈。诗中通过对蟋蟀鸣叫的描写,抒发了对岁月无情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蟋蟀的鸣叫为引子,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一句,以飞萤和空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的敏感。“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则进一步以蟋蟀的鸣叫为媒介,加深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织布机和美人的描写,以及对唐风诗人的引用,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
- 这句诗通过“遥夜”和“空山”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飞萤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