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
律仪尚讲论,估禅则乌有。
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
与语判此科,是非免纷糅。
白话文翻译:
和尚们虽然都剃光了头发,但他们的门派却各有不同。
律法和仪规尚且需要讨论,而真正的禅却是空无一物。
如果悟到了这一点,那就是至高无上的领悟,
若是穷究细说,那只是学问的琐碎。
与人讨论这些问题,争论的对错就免不了混淆。
注释:
- 僧:和尚,指出家人。
- 剃除:剃发,指和尚的标志性外貌。
- 窦:门派或流派的意思。
- 律仪:宗教的律法与仪规。
- 估禅:指表面上的禅宗修行,实际上没有真实的禅理。
- 大魁:指最重要、最顶尖的领悟。
- 学究:学问渊博的人。
- 纷糅:混杂不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景和,号白石,北宋时期的诗人,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曹勋隐居山林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和尚修行的观察与思考,尝试探讨宗教修行的真谛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宗教修行的思考,揭示了表面与内在的差异。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和尚的外貌与门派,指出即使是同一个群体,其实质却有很大差异。接着提到律法和仪规的讨论,反映出宗教教义的复杂性,指出真正的禅意是超越这些表面的讨论。最后,诗人总结道,真正的领悟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不是对表象的纠缠。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的手法,表现出一种超脱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对内心修行的关注,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与智慧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和尚的外貌相同,但门派却不同,暗示表象与实质的差异。
- “律仪尚讲论,估禅则乌有。”——宗教律法仍需讨论,真正的禅宗却是无形无相,强调内心的修行。
- “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若领悟了这个道理便是至高的智慧,而只是穷究细节则只是学问的积累。
- “与语判此科,是非免纷糅。”——与他人讨论这些问题,争论的对错就难以分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和尚的外貌与门派的差异表现出宗教的多元性。
- 反问:暗含对表面讨论的质疑,促使读者思考。
- 象征:剃发象征出家,门派象征不同的思想流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宗教修行的真谛,强调表象与内在的区分,提倡对内心的探索与领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和尚:象征宗教修行者。
- 剃发:象征对世俗的割舍。
- 律仪:象征宗教教义的复杂与争论。
- 禅: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僧”指的是什么? A) 学者
B) 和尚
C) 文人
D) 商人 -
诗中提到“律仪尚讲论”,这句的意思是? A) 讨论律法是必要的
B) 律法不重要
C) 律法是绝对的
D) 不需要律法 -
诗人认为真正的禅是什么? A) 表面的讨论
B) 内心的领悟
C) 复杂的教义
D) 学问的积累
答案:
- B) 和尚
- A) 讨论律法是必要的
- B) 内心的领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曹勋与王维的作品均以自然与内心的修行为主题,但曹勋更强调内在的空灵与超脱,而王维则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