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正之法师
张继先 〔宋代〕
道貌古昂藏,声名万里香。
紫霞衣缥缈,丹佩玉琳琅。
寂寞居岩馆,殷勤咏洞章。
佇看功行满,飞盖上寥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法师的高洁形象和深厚的修行功德。法师的道德形象古朴而端庄,声名远扬,犹如香气飘散千里。他身着紫色霞衣,显得飘渺而神秘,佩戴着华丽的玉饰,璀璨如星。法师在岩石隐居之处,寂寞地吟咏着古老的经文,殷勤地传扬教义。如今他的功行已满,仿佛要乘着飞升的云盖,向高空的阳光致敬。
注释:
- 道貌:指道德风范和外貌。
- 古昂藏:形容法师的气质高古、深邃,藏有丰富的内涵。
- 声名:指名声和声誉。
- 紫霞衣:指法师所穿的紫色衣服,象征神秘、高贵。
- 丹佩:指法师佩戴的红色饰物,象征美好和尊贵。
- 寂寞:孤独、清静。
- 岩馆:指岩石中的居所,隐居之地。
- 殷勤:热心、周到。
- 功行满:指修行功德已经圆满。
- 飞盖:指乘云或飞升的意象。
- 寥阳:高远的阳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继先,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闻名,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法师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敬仰与祝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僧的崇敬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正之法师》是一首充满敬意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法师形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和深厚的修行成就。开篇以“道貌古昂藏”引入,既突出了法师的高洁形象,又暗示了其内涵的深邃。接着,诗人用“紫霞衣缥缈,丹佩玉琳琅”描绘了法师的外在装束,表达了对其崇高地位的崇敬。
诗的中间部分“寂寞居岩馆,殷勤咏洞章”,则展示了法师在隐居生活中的静谧与专注,表现出修行的艰辛与纯粹。最后一句“佇看功行满,飞盖上寥阳”寓含了对法师未来的祝愿,象征着他将乘云飞升,达到更高的境界,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高僧的崇敬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道貌古昂藏:开篇即点题,强调法师的道德风范和内在气质。
- 声名万里香:法师的名声犹如香气,四处传播。
- 紫霞衣缥缈:法师的服饰如紫霞般轻盈,带有神秘感。
- 丹佩玉琳琅:装饰华丽,象征着高贵和美好。
- 寂寞居岩馆:环境的描绘,突显法师的隐居生活。
- 殷勤咏洞章:法师专注于吟诵经典,表现其虔诚。
- 佇看功行满:展望法师的修行成果。
- 飞盖上寥阳:寓意法师将飞升,迎接更高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法师的名声比作香气,形象生动。
- 对仗:如“紫霞衣缥缈,丹佩玉琳琅”,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与祝福,同时反映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追求。
意象分析:
- 紫霞衣:象征高贵、超凡脱俗的形象。
- 丹佩玉琳琅:象征华美与尊贵,反映法师的修行成就。
- 岩馆:隐喻清静的修行环境,体现出修行的孤独与专注。
- 飞盖:象征飞升、超脱,寄托了对法师未来的美好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声名万里香”是指( )
- A. 法师的名声远播
- B. 法师的衣服
- C. 法师的居所
-
“佇看功行满”中的“功行”指的是( )
- A. 法师的装饰
- B. 法师的修行成就
- C. 法师的生活环境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
- A. 对法师的祝福
- B.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 C. 对个人经历的叙述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邱司马》——杨万里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继先的《送正之法师》与王之涣的《送别》,二者均表达了对离别者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高僧的崇敬,后者则更富有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历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