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红尘白首尚羁縻》
时间: 2025-01-14 18:00: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引·红尘白首尚羁縻
作者: 姬翼 〔元代〕
红尘白首尚羁縻。
忙乱趁多歧。
走骨斗行尸。
问来往驱驰是谁。
一天风月,一溪云水,此处好栖迟。
说与更生疑。
似掩耳偷铃自欺。
白话文翻译:
在红尘中,白发苍苍的我依然被束缚着。
忙乱之中,匆匆追逐着多条岔路。
仿佛是走尸般,机动而无灵。
我问那些来往的匆匆身影,他们到底是谁在驱动。
一轮明月,一溪流水,这里真是个好栖息之地。
说给自己听,似乎又生出疑虑。
就像掩耳盗铃一般,自欺欺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羁縻:指束缚、牵绊。
- 走骨:形容行走如同行尸走肉。
- 驱驰:急速奔跑,匆忙行走。
- 栖迟:安静停留、栖息。
- 掩耳偷铃: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有声音却故意不听。
典故解析:
-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意指明知有错却故意逃避。此典故用以强调人的自欺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姬翼,元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简练,常以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背景下,诗人用个人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纷扰和内心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太常引·红尘白首尚羁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俗的无奈。开头几句以“红尘白首”引出,表达了即使白发苍苍,依然被生活的羁绊所束缚的感慨。诗中“忙乱趁多歧”描绘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追逐的忙碌状态,突显了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走骨斗行尸”的描写,充满了对人生命运的无奈与思考,仿佛生活成了一种毫无灵魂的行走,令人感到悲凉。接下来的“问来往驱驰是谁”,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似乎在寻求生活的动力与方向。
后半部分转向对自然的向往,诗人提到“一天风月,一溪云水”,这些自然景象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风港,象征着宁静与安详。然而,最后的“说与更生疑”又让人感到一丝矛盾,面对内心的自欺,诗人似乎意识到即使在自然中也难以完全逃避现实的困扰。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向往,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红尘中的迷失与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尘白首尚羁縻:描绘了年龄的增长与世俗的束缚。
- 忙乱趁多歧:反映了生活的繁忙与选择的多样,使人难以把握方向。
- 走骨斗行尸:形容在生活中失去灵魂的状态,仿佛成为了行尸走肉。
- 问来往驱驰是谁:诗人对生活的追问,探寻存在的意义。
- 一天风月,一溪云水,此处好栖迟:寄托对自然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安宁。
- 说与更生疑:自我安慰中的疑惑,暗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似掩耳偷铃自欺:以比喻强调人对自身困境的逃避与自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状态比作“走尸”,生动形象。
- 对仗:如“风月”“云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迷惘与对宁静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然的追求,最终揭示了自欺与逃避的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尘:象征世俗生活的纷扰与复杂。
- 白首:代表老年,象征对生命的反思。
- 风月、云水:自然的意象,象征宁静、和谐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姬翼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填空题:
诗中“似掩耳偷铃自欺”表达了____的情感。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一天风月,一溪云水”是对繁忙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 C
- 自欺欺人的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探讨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
- 《登高》(杜甫):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红尘白首尚羁縻》 vs 《静夜思》:两者都借助自然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突出对世俗的反思,后者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曲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太常引·红尘白首尚羁縻》这首诗的意境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