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

时间: 2024-10-22 14:05:29

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

缅然记宿昔,夜颍水际门。

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

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

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

圣门旧傅业,不在先生身。

雪前何有松?

燬中谅非珉。

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

谁言我无耳?

老矣未有闻。

先生又舍我,离别尚足云。

桂山玉笋立,桂水罗带纹。

得句能寄似,不须持岭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
缅然记宿昔,夜颍水际门。
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
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
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
圣门旧傅业,不在先生身。
雪前何有松?燬中谅非珉。
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
谁言我无耳?老矣未有闻。
先生又舍我,离别尚足云。
桂山玉笋立,桂水罗带纹。
得句能寄似,不须持岭云。

白话文翻译

我在雨中睡醒,夜里坐起来,挠头却感到毫无欣慰。
孤独的思念原本无所谓,怀念和我同学的人。
昨天林先生从成均书院抱着经书出发。
初听到他要出行,我感到高兴,忽然意识到和我亲近的人是谁。
悠然想起往昔,夜里在颍水边的门前。
微弱的月光在秋天显得寂静,幽静的蟋蟀为凉意感慨新的变化。
我们讨论诗歌,煮豆粥,粥熟时天已破晓。
先生的学识如同补天的手,万象又怎能在春天复苏?
如果不是千年来的仰望,今世又何必珍惜。
圣门的旧业,不再在先生的身上。
雪前何曾有松?火中确实没有美玉。
讨论思想虽有短暂,却决然不再徘徊。
谁说我耳聋?年老了却仍未听闻。
先生又要离去,离别即便是云淡风轻。
桂山如玉笋般矗立,桂水如罗带般缠绕。
能寄出一首诗句,不必再去高山云雾间。

注释

  • 搔首:挠头,形容思索或烦恼。
  • 成均:指成均书院,古代一所著名的学府。
  • 缅然:悠然,渺茫的样子。
  • :明亮、清晰。
  • 幽蛩:幽静的蟋蟀。
  • 补天:比喻修补事物,指学识渊博。
  • 千载仰:千年仰望,形容对前人的崇敬。
  • :火烧的意思,表示损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得知好友林谦之即将出任桂路提刑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回忆往昔,反映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杨万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惆怅。全诗以“雨眠”开头,描绘了一种清晨的宁静与孤独;接着回忆与林先生的往昔时光,表达对他的祝福与惜别之情。诗中“论诗煮豆粥”一词,生动地刻画了两人共度的时光,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而“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则显示了作者对友人学识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感慨,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与哲思。最后几句描绘了桂山与桂水的美丽意象,既是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眠起宵坐:在雨声中睡醒,夜里坐起,表现出一种宁静却又孤独的心境。
  2. 搔首偶不欣:挠头思索,偶尔感到无趣,暗示对生活的无奈与烦恼。
  3. 孤念元无感:独自的思念本是无感,表达一种内心的孤独。
  4. 怀我同社人:怀念与我同学的人,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
  5. 昨日林先生:提到林先生,表明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
  6. 抱经出成均:林先生从书院出发,暗示他将要离去。
  7. 初闻为渠喜:初听到他的消息感到高兴。
  8. 忽悟谁我亲:然而意识到他是我亲近的人,感到依依不舍。
  9. 缅然记宿昔:悠然回忆往昔的时光。
  10. 夜颍水际门:夜晚在颍水边的门前,描绘出美好的回忆。
  11. 微月耿秋寂:微弱的月光在秋夜显得寂静。
  12. 幽蛩慨凉新:蟋蟀在幽静中感叹新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氛围。
  13. 论诗煮豆粥:讨论诗歌,煮豆粥,表现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快乐。
  14. 粥熟天已晨:粥煮熟时已是天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15. 先生补天手:称赞先生的学识如同补天的手,表示对其才能的钦佩。
  16. 万象焉能春:万物如何能复苏,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17. 若非千载仰:如果不是千年来仰望前贤。
  18. 却要今世珍:今世又何必珍惜。
  19. 圣门旧傅业:提及古代圣门的学业,传承的意义。
  20. 不在先生身:这种学业已不再在先生身上。
  21. 雪前何有松:雪后何曾有松树,暗示事物的变迁。
  22. 燬中谅非珉:火中没有美玉,暗示珍贵事物的稀缺。
  23. 论思尺有咫:探讨思想虽短暂,却决然不再徘徊。
  24. 决去曾逡巡:决心去追求,而不再犹豫。
  25. 谁言我无耳:谁说我耳聋,反问对方。
  26. 老矣未有闻:年老了却仍未听闻,感到无奈。
  27. 先生又舍我:朋友又要离去,感到不舍。
  28. 离别尚足云:离别之时,感慨万千。
  29. 桂山玉笋立:桂山如玉笋般矗立,描绘自然之美。
  30. 桂水罗带纹:桂水如罗带般缠绕,展现山水的和谐美。
  31. 得句能寄似:能寄出一首诗句。
  32. 不须持岭云:不必再去高山云雾间,暗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先生的学识比作“补天手”,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
  • 对仗:如“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句式,表达多重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考与安静,营造一种沉思的氛围。
  • :象征孤独与思念,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
  • 桂山桂水:象征美丽的自然,寄托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林先生”是指谁?

    • A. 诗人自己
    • B. 朋友
    • C. 学者
    • D. 官员
  2. “论诗煮豆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恋
    • C. 悲伤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微月耿秋寂”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春天的花开
    • B. 夏天的炎热
    • C. 秋天的寂静
    •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朋友
  2. B. 怀恋
  3. C. 秋天的寂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将杨万里的《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与王维的《送友人》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但风格上前者较为细腻,后者则更为简洁直接。王维的诗中有更多对自然的描绘,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于内心情感的流露与对往昔的回忆。两者都体现了浓厚的友情,却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选》
  • 《宋代诗词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下一句是什么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上一句是什么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下一句是什么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上一句是什么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下一句是什么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上一句是什么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下一句是什么

缅然记宿昔,夜颍水际门。上一句是什么

缅然记宿昔,夜颍水际门。下一句是什么

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上一句是什么

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下一句是什么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上一句是什么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上一句是什么

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下一句是什么

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上一句是什么

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下一句是什么

圣门旧傅业,不在先生身。上一句是什么

雨眠起宵坐,下一句是什么

搔首偶不欣。上一句是什么

搔首偶不欣。下一句是什么

孤念元无感,上一句是什么

孤念元无感,下一句是什么

怀我同社人。上一句是什么

怀我同社人。下一句是什么

昨日林先生,上一句是什么

昨日林先生,下一句是什么

抱经出成均。上一句是什么

抱经出成均。下一句是什么

初闻为渠喜,上一句是什么

初闻为渠喜,下一句是什么

忽悟谁我亲。上一句是什么

忽悟谁我亲。下一句是什么

缅然记宿昔,上一句是什么

缅然记宿昔,下一句是什么

夜颍水际门。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