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间茅屋傍山根,一队儿童出竹门。
只爱行穿杨柳渡,不知失却李花村。
白话文翻译:
几间茅草屋靠在山脚下,一群小孩从竹门里走出来。
他们只喜欢在杨柳树下过河,不知道已经错过了李花盛开的村庄。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通常指简陋的住处。
- 山根:山的底部,指茅屋所处的位置。
- 儿童:指小孩子,强调他们的天真无邪。
- 竹门:用竹子做的门,体现乡村的自然风貌。
- 行穿:在水中行走,穿过水面。
- 杨柳:指杨树和柳树,象征春天和生机。
- 失却:失去、错过。
- 李花村:指盛开李花的村庄,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代典故,但“李花村”可以视为对春天景象的一种描绘,李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诗人通过对小孩的描写,暗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无知与错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和对儿童纯真无邪的赞美。诗中描写的田园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茅屋、儿童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美。开篇的几间茅屋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简单与朴素,儿童的嬉戏则为这个场景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对“只爱行穿杨柳渡”的描写,诗人转向了对儿童无知的反思,他们只沉浸于眼前的乐趣,而忽视了李花盛开的美丽村庄。整个诗歌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美好,反思对生命中重要事物的忽视。
诗词解析:
- 数间茅屋傍山根: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自然。
- 一队儿童出竹门:儿童的出现让整幅画面更加生动,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生气。
- 只爱行穿杨柳渡:强调儿童对眼前的乐趣的沉迷,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忽视。
- 不知失却李花村:形成鲜明的对比,李花的美丽与儿童的无知形成反差,揭示出生活的无常与转瞬即逝。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儿童的欢愉与李花的错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主题。
- 意象:杨柳、李花等意象,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隐喻:李花村隐喻着生活中的美好与机遇,儿童的无知则暗示对生活的忽略。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生命的珍视,提醒人们在享受眼前快乐的同时,不要忽视那些可能稍纵即逝的美丽。诗人通过儿童的天真与李花的美丽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着乡村的简朴与自然。
- 儿童:代表着无忧无虑的生命状态。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李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孩子是从什么地方走出来的?
- A. 茅屋
- B. 竹门
- C. 李花村
-
诗中孩子们喜欢做什么?
- A. 观赏李花
- B. 行穿杨柳渡
- C. 在茅屋里玩耍
-
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乡村自然与杜甫的忧国忧民形成对比,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田园生活的美好,后者则关注社会与人生的沉重。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