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蝇头蜗角两无营,心地宽间景亦清。
山色浅深分远近,云容舒卷弄阴晴。
晓窗对菊思元亮,秋佩纫兰效屈平。
独倚西风凝望眼,一行雁影夕阳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清明。蝇头和蜗角没有什么营生,心地宽广的人,眼前的景色也显得特别清澈。山的颜色因远近而有不同的深浅,云的形态随风而变,影响着阴晴的变化。清晨的窗前对着菊花,思绪中浮现出元亮的身影;秋天佩戴的兰花,让我想起屈平的风范。我独自倚靠在西风中,凝望着远方,一行大雁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 蝇头蜗角:比喻微小的事物,表示诗人对世俗繁杂事务的淡泊。
- 心地宽间:心胸宽广的人,视野自然开阔。
- 山色浅深:描述山的色彩因远近而有所不同。
- 云容舒卷:云彩的形态不断变化,象征着自然的无常。
- 晓窗对菊:早晨的窗户前对着菊花,寓意清新宁静的心境。
- 秋佩纫兰:佩戴兰花,指代品格高尚,暗示屈原的清白与孤高。
- 独倚西风:独自倚靠在微风中,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才华横溢,以诗词闻名,作品通常富有哲理和深刻的情感。黄庚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景物抒发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诗词创作于黄庚的晚年,生活环境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使他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此诗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心灵的思索,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即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理解。诗的前两句便以“蝇头蜗角”引出一种淡泊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宽广与平和。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山色与云彩的变化,展现出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晓窗对菊”与“秋佩纫兰”引入个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屈原这种高洁品格的向往。这里的“菊”与“兰”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精神追求的代表,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最后两句,诗人在西风中凝望,夕阳下的雁影象征了孤独与思考,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这种孤独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蝇头蜗角两无营:表达对微小事物的无所谓,显示了诗人的心境。
- 心地宽间景亦清:心胸宽广,眼前的景象自然清晰。
- 山色浅深分远近:描绘自然山色的变化,表现出景物的层次感。
- 云容舒卷弄阴晴:云彩的变化象征着自然的流动感与情绪的变幻。
- 晓窗对菊思元亮:晨光照耀下的菊花,唤起对古人元亮的思索。
- 秋佩纫兰效屈平:提到屈原,强调诗人对高洁的追求。
- 独倚西风凝望眼:独自倚靠在微风中,表现出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 一行雁影夕阳明:大雁在夕阳下飞过,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蝇头蜗角”比喻微小的事物,表现诗人对世俗的淡泊。
- 拟人:云彩的“舒卷”使其具有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山色浅深分远近,云容舒卷弄阴晴”形成对偶。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蝇头蜗角:象征微小与无关紧要的事物。
- 山色: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多样性。
- 云容: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心情的变化。
- 菊与兰:象征高洁的品格与文化的传承。
- 雁影:象征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蝇头蜗角”主要象征什么?
A. 重要的事物
B. 微小的事物
C. 美好的景象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屈原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唐朝诗人
B. 春秋时期的诗人
C. 宋代诗人
答案:B -
“一行雁影夕阳明”中,雁影象征什么?
A. 思念与孤独
B. 喜悦与欢庆
C. 自然与和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庚与李白的《静夜思》:
- 黄庚的诗更多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李白的诗则更加抒发个人的情感与思乡之情。
-
黄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
- 两者都描绘自然,但黄庚更侧重于哲理思考,王维则注重画面美感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黄庚的《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