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坐
作者: 黄庚 〔宋代〕
世事等轻云,
蘧庐寄此身。
青灯少年梦,
白发异乡人。
按剑惊山鬼,
吞丹养谷神。
黄庭重读罢,
吾得葆吾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像轻云一样不在意;在简陋的居所中寄托自己的身心。青灯之下,回忆起年轻时的梦想,而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异乡人。握剑惊动了山中的鬼怪,吞服丹药以滋养心灵。读完《黄庭经》,我得以保持本真之心。
注释
- 世事等轻云:世间的事情就像轻薄的云彩一样,意味着诗人对世事的淡然与无所谓。
- 蘧庐:指简陋的居所,古代隐士常以此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
- 青灯:青色的灯光,常用来描绘夜晚读书或思考的情景。
- 少年梦:年轻时的理想和梦想,代表青春的美好。
- 白发异乡人:白发象征年老,异乡人指在外地生活的人,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
- 按剑:握住剑的动作,象征着勇气和决心。
- 山鬼:山中的鬼怪,可能象征着虚幻的恐惧或内心的冲突。
- 吞丹:吞服丹药,表示追求长生不老或修身养性的愿望。
-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讲述修身养性的方法。
- 葆吾真:保持自己的本真,追求内心的真实与纯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其作品具有浓厚的道家哲学思想,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人生的真谛。
创作背景
《夜坐》写于黄庚晚年,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通过夜晚独坐的情景,反思自己的生活与理想,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
诗歌鉴赏
黄庚的《夜坐》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夜晚独坐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起首两句“世事等轻云,蘧庐寄此身”,表明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并通过“蘧庐”这一意象,传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青灯少年梦,白发异乡人”,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理想,随着年华的流逝,已成白发苍苍的异乡人,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按剑惊山鬼,吞丹养谷神”两句,诗人通过握剑的姿态,象征着一种勇敢与反抗,似乎在与内心的鬼怪斗争。同时,吞丹的意象则引出了对道教修身养性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心灵安宁的追求。最后两句“黄庭重读罢,吾得葆吾真”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通过重读经典,诗人找回了内心的真实与纯粹,达到了自我救赎的境界。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一个人在岁月流逝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事等轻云:表达了对世事的轻视,强调了人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 蘧庐寄此身:暗示自己在简陋的环境中生活,体现出一种隐士的生活方式。
- 青灯少年梦:青灯下回忆年轻的梦想,表现出对理想的追忆。
- 白发异乡人:描述了自己年老而孤独的处境,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 按剑惊山鬼:握剑的动作象征着勇气与决心,面对内心的恐惧。
- 吞丹养谷神:暗示追求长生与内心的修炼,渴望达到心灵的宁静。
- 黄庭重读罢:提及经典,表明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努力。
- 吾得葆吾真:最终找到内心的真实,达到自我救赎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事比作轻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青灯少年梦,白发异乡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 象征:蘧庐、剑、丹药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自我认知。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感悟,传达了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云: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蘧庐:代表简朴的生活追求。
- 青灯:象征夜晚的思考与孤独。
- 白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剑:象征反抗与勇气。
- 丹药:象征修身养性及追求长生的愿望。
- 黄庭:道教经典,代表智慧与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世事等轻云”中的“轻云”意指什么? A. 忧愁
B. 轻松
C. 不在意
D. 美丽 -
“白发异乡人”中的“异乡人”指的是? A. 离家的人
B. 年轻人
C. 旅行者
D. 忘记故乡的人 -
诗中提到的“黄庭”指的是哪种经典? A. 儒家经典
B. 道教经典
C. 佛教经典
D. 诗歌集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黄庚的《夜坐》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考与自我反省,而后者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