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炉焚蕙荃,香播蕙已灰。 郁馥诚可贵,无乃为蕙灾。 上瓦编翠烟,下礎挺沈质。 所用不必同,相济所宫室。
白话文翻译:
金色的香炉中焚烧着蕙草和荃草,香气散播后蕙草已经化为灰烬。 浓郁的香气确实珍贵,但这难道不是蕙草的灾难吗? 屋顶上的瓦片编织着翠绿的烟雾,地基则坚实沉稳。 所用的材料不必相同,它们相互补充,构成了宫室。
注释:
- 金炉:指用金属制成的香炉。
- 蕙荃:蕙草和荃草,均为香草。
- 郁馥:浓郁的香气。
- 无乃:难道不是。
- 上瓦:指屋顶的瓦片。
- 编翠烟:形容瓦片如编织的翠绿烟雾。
- 下礎:指地基。
- 挺沈质:坚实沉稳的质地。
- 相济:相互补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杂咏三首》可能是他在某个特定时刻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宋祁观察宫室建筑和香炉焚香时的即兴之作,通过对香草的焚烧和建筑材料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和人工美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香炉焚香和宫室建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深刻思考。首两句以香草的焚烧为切入点,引出对自然美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后两句则转向宫室建筑,通过对比屋顶和地基的不同材料和功能,强调了不同元素之间的互补和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体现了宋祁诗歌的清新风格和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炉焚蕙荃,香播蕙已灰。
- 描述香炉中焚烧蕙草和荃草,香气散播后蕙草化为灰烬。
- 用词:金炉、蕙荃、香播、灰,描绘了焚香的场景。
- 意象:金炉、香草、灰烬,形成鲜明对比。
- 情感:对自然美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郁馥诚可贵,无乃为蕙灾。
- 表达浓郁的香气虽然珍贵,但焚烧香草却是对香草的灾难。
- 用词:郁馥、诚可贵、无乃、蕙灾,表达了对香草的矛盾情感。
- 意象:香气、灾难,形成对比。
- 情感:对自然美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上瓦编翠烟,下礎挺沈质。
- 描述屋顶的瓦片如编织的翠绿烟雾,地基则坚实沉稳。
- 用词:上瓦、编翠烟、下礎、挺沈质,描绘了建筑的场景。
- 意象:翠烟、沈质,形成对比。
- 情感:对人工美的欣赏和对建筑的赞美。
-
所用不必同,相济所宫室。
- 强调不同材料之间的互补和谐,共同构成了宫室。
- 用词:所用、不必同、相济、宫室,表达了对建筑的思考。
- 意象:不同材料、互补和谐,形成对比。
- 情感:对人工美的欣赏和对建筑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屋顶的瓦片比喻为编织的翠绿烟雾,形象生动。
- 对比:香草的焚烧与香气的珍贵,屋顶与地基的不同材料,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香草的焚烧视为对香草的灾难,赋予香草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香草的焚烧和建筑材料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思考,强调了不同元素之间的互补和谐,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工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金炉:金属制成的香炉,象征着人工美。
- 蕙荃:香草,象征着自然美。
- 郁馥:浓郁的香气,象征着珍贵。
- 翠烟:屋顶的瓦片,象征着人工美。
- 沈质:地基的坚实沉稳,象征着稳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香草有哪些? A. 蕙草和荃草 B. 蕙草和兰草 C. 荃草和兰草 D. 蕙草和菊草
-
诗中描述的屋顶瓦片像什么? A. 翠绿的烟雾 B. 翠绿的云朵 C. 翠绿的树叶 D. 翠绿的草地
-
诗中提到的地基的特点是什么? A. 坚实沉稳 B. 轻盈飘逸 C. 柔软细腻 D. 粗糙不平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自然和人工美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工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宋祁《杂咏三首》:两者都通过对自然和人工美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宋祁《杂咏三首》: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工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