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4:07:52

不留妄念著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著谈丛。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

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留妄念著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著谈丛。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
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杂念的抛弃,以及对理想和清白的追求。前面提到,射手何必再去追慕大雁,过往的烈焰已经燃尽了愚蠢的草,而如今却身处于喧嚣的谈论之中。放开言辞,写下诗篇,仿佛酒瓢满溢;而那些野史则用笔刀斩断了阴险的奸佞之人。即便埋骨于故乡也无怨无悔,而圣贤之人却遭遇了蔡邕的困厄,终究要向东而去。

注释

  • 妄念:指不切实际的想法或杂念。
  • 弋者:指射手,通常是捕鱼或猎鸟的人。
  • 慕鸿:追慕大雁,象征追求高远的理想或目标。
  • 焚戆草:焚烧愚蠢的杂草,象征清除无用的东西。
  • 谈丛:喧闹的谈论之地。
  • 放言:畅所欲言,表达思想。
  • 瓢满:比喻诗意丰富,表达畅快。
  • 野史:不正统的历史记载,往往带有戏谑的成分。
  • 诛奸:斩除奸邪之人。
  • 埋骨家山:指死后归葬故乡。
  • 圣贤厄蔡:指古代圣贤也难免遭遇困厄,蔡邕为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和,号天池,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主要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刘克庄的作品常带有强烈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刘克庄的晚年,正值南宋动荡时期,社会上流行的政治腐败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感慨与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理想追求和对清白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加强。内容上,诗人通过“妄念”与“胸中”的对比,表现出他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同时,诗中提到的“弋者”与“鸿”的意象,隐喻了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诗人以“埋骨家山”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情与归属感,尽管身处困厄,心中依然无怨无悔。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悲壮之美,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无奈。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呼吁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个人色彩,也富有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留妄念著胸中:不让杂念留在心中,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
  2. 弋者何心更慕鸿:作为射手,又为何还要追慕大雁?暗示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反思。
  3. 畴昔直前焚戆草:回忆过去,曾经勇往直前,清除无用的事物。
  4. 即今殿后著谈丛:如今却身处于喧嚣的讨论之中,感到无奈。
  5. 放言遣兴诗瓢满:表达思想畅快,诗歌灵感充沛。
  6. 野史诛奸笔钺公:用笔斩除奸邪,暗示对社会的不满。
  7. 埋骨家山百无恨:虽然死后归故乡,也无怨无悔。
  8. 圣贤厄蔡更徂东:即便是圣贤也难免遭遇困境,最终将离开故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比作酒瓢,意在表达诗意的丰盈。
  • 对仗:如“妄念”与“心”,“焚戆草”与“著谈丛”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清白无怨的情怀与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妄念:象征杂乱无序的思想。
  2. 弋者:象征追求理想的勇士。
  3. 鸿:象征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4. 焚戆草:象征清除无用的事物。
  5. :象征丰盈的诗意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弋者”指的是哪个职业?

    • A. 渔夫
    • B. 射手
    • C. 农夫
    • D. 商人
  2. 诗人对“埋骨家山”的态度是?

    • A. 有怨无悔
    • B. 无怨无悔
    • C. 期望归乡
    • D. 绝望离去
  3. “焚戆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追求理想
    • B. 清除无用的东西
    • C. 享乐生活
    • D. 迷失方向

答案

  1. B. 射手
  2. B. 无怨无悔
  3. B. 清除无用的东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李白《将进酒》:同样充满豪情与理想,但更倾向于对生活的享受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