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满子》
时间: 2025-01-07 18:50: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满子
俞士彪 〔清代〕
残醉慵窥晓镜,
贪欢失喂春蚕。
百啭娇莺听不厌,
海棠花下钩帘。
日永屡添香脑,
寒消欲褪银衫。
髻上金虫喜子,
胸前碧草宜男。
六幅帐罗刚半掩,
侧身春睡初酣。
嘱付雕梁燕子,
莫教细语呢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残醉的女子在春晨中慵懒地打量着自己,沉浸在欢愉的氛围中。她听着莺鸟的婉转歌声,坐在海棠花下,轻轻钩起帘子。阳光明媚,熏香扑鼻,寒意渐消,她的衣衫似乎也要褪去。头上的金虫发饰让她心情愉悦,胸前的碧草装饰则显得恰到好处。她的帐子刚刚半掩,侧身在春日的酣睡中,叮嘱雕梁上的燕子,不要让我听到细语的呢喃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醉:喝醉后留有余醉的状态。
- 慵:懒惰,懒散。
- 窥:偷看,窥视。
- 贪欢:贪恋欢愉。
- 春蚕:春天的蚕,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百啭:形容鸟鸣声的婉转动听。
- 海棠:一种花,象征美丽与柔情。
- 香脑:香料,指香气。
- 银衫:指华丽的衣衫。
- 喜子:称心如意。
- 碧草:象征青春与希望。
- 春睡:春天的睡眠,象征舒适与宁静。
- 呢喃:低声细语,形容温柔的声音。
典故解析:
- 雕梁燕子:燕子常常筑巢在雕梁画栋之中,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擅长描绘田园风光与人生哲理。他的诗作多带有细腻的情感,常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河满子》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女性的情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清晨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慵懒女子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诗人通过“残醉”、“慵窥”等词汇,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微醺状态下的慵懒与甜美。接着,通过“百啭娇莺”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也渲染出一种情感上的愉悦与享受。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中充分运用了春天的元素,如“海棠花”、“香脑”、“春蚕”等,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尤其是“六幅帐罗刚半掩”,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半掩的帐子,更是隐喻了她那份羞怯与宁静的心情。
最后,“嘱付雕梁燕子,莫教细语呢喃”的一句,既是对自然的呼唤,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保护,表现出一种对私密空间的珍视。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律,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醉慵窥晓镜:描绘女子在微醉的状态下,懒散地打量自己。
- 贪欢失喂春蚕:沉醉于欢愉,忘记了生活中的琐事。
- 百啭娇莺听不厌:莺鸟的歌声动听,令人陶醉。
- 海棠花下钩帘:在海棠花下,轻轻拉起帘子,享受春光。
- 日永屡添香脑:阳光明媚,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 寒消欲褪银衫:寒意渐消,衣衫似乎要褪去,象征着春天的温暖。
- 髻上金虫喜子:金色的发饰让她心情愉悦。
- 胸前碧草宜男:胸前的装饰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 六幅帐罗刚半掩:帐子半掩,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侧身春睡初酣:在春日阳光下,舒适地侧身入睡。
- 嘱付雕梁燕子,莫教细语呢喃:叮嘱燕子不要打扰她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蚕”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拟人:如燕子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韵律优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慵懒与宁静,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递出一种享受生活、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莺:象征着春天的歌声与美好。
- 海棠: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 帐子:象征着女性的私密空间与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残醉”指的是: A) 醉酒后的清醒
B) 喝醉后留有余醉的状态
C) 酒醒后的清醒
答案:B -
“海棠花下钩帘”中“钩帘”意指: A) 拉开窗帘
B) 钩住帘子
C) 轻轻拉起帘子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雕梁燕子”象征: A) 春天的到来
B) 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C) 女性的温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河满子》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河满子》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细腻,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强调人生的离愁与自然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